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很早、历史很悠久、修订版次很多的很好不错、规范、科学、经典的重量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绪论
一、核医学定义、内容
二、核医学特点
三、核医学发展与现状
篇基础篇
章核医学物理基础
节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
一、原子与原子结构
二、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
三、稳定核素、放射性核素
第二节核衰变
一、核衰变方式
二、核衰变规律
第三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
节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放射性探测的基本原理
……
安锐,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及培干等工作32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素报告基因显像监测肿瘤基因治疗疗效、脑梗塞和肿瘤干细胞治疗的可视化研究、PET/CT的临床应用研究等。先后在靠前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加20余部教材和大型专业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其中包括担任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教材《核医学》第三版主编,参编7年制、研究生及本科生规划教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主要社会任职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湖北省核医学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American Joinh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US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Research(USA)等杂志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