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后大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本书对传统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扩充,力图在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篇波动与光学基础
第10章振动与波3
10.1简谐振动3
10.2阻尼振动7
10.3受迫振动、共振9
10.4平行简谐振动合成11
10.5垂直简谐振动合成13
10.6波的基本概念15
10.7机械波的波函数18
10.8波的能量和强度23
10.9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6
10.10波的衍射30
10.11波的干涉32
10.12驻波34
10.13声波和声速37
10.14多普勒效应39
思考题41
习题42
第11章几何光学基础47
1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47
11.2费马原理50
11.3发光点、光束、物和像51
11.4光在单球面上的折射和反射53
11.5薄透镜的成像公式65
11.6光度学的基本概念70
思考题75
习题76
第12章波动光学79
12.1偏振光和自然光80
12.2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83
12.3光的双折射现象85
12.4光波的叠加、光程88
12.5双缝干涉91
12.6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94
12.7迈克耳孙干涉仪、时间相干性100
12.8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04
12.9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106
12.10光栅衍射、X射线衍射112
思考题117
习题119
第四篇热学
第13章热力学概论127
13.1热力学第零定律127
1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28
13.3热力学第一定律130
13.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135
13.5卡诺循环138
13.6热力学第二定律141
13.7熵与熵增加原理145
思考题151
习题152
第14章分子运动论154
14.1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154
14.2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158
14.3范德瓦耳斯方程160
14.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163
14.5玻尔兹曼分布165
14.6平均自由程及内迁移现象167
思考题172
习题173
第五篇近代物理
第15章相对论基础177
15.1力学的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177
15.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洛伦兹变换179
15.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183
15.4相对论动力学基础187
15.5广义相对论简介192
思考题194
习题195
第16章量子理论基础196
16.1黑体辐射普朗克的量子假设196
16.2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200
16.3康普顿效应204
16.4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207
16.5德布罗意假设与电子衍射实验211
16.6不确定关系215
思考题217
习题218
第17章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220
17.1波函数220
17.2薛定谔方程221
17.3一维无限深势阱224
17.4一维方势垒隧道效应226
17.5扫描隧道显微镜228
17.6一维谐振子229
17.7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描述230
17.8电子的磁矩235
17.9原子的壳层结构238
思考题241
习题242
习题答案243
附录1基本物理常量249
附录2国际单位制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