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很早、历史很悠久、修订版次很多的很好不错、规范、科学、经典的重量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1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1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2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4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4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4
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5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7
一、吸收7
二、分布8
三、代谢9
四、排泄11
第三节房室模型13
一、一室模型13
二、二室模型13
三、多室模型13
第四节药物消除动力学14
一、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14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类型14
第五节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16
一、峰浓度和达峰时间16
二、曲线下面积16
三、生物利用度17
四、表观分布容积17
五、消除速率常数18
六、消除半衰期18
七、清除率18
第六节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18
一、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18
二、靶浓度20
三、维持剂量20
四、负荷剂量20
五、个体化治疗21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2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22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22
二、治疗效果22
三、不良反应23
第二节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23
第三节药物与受体25
一、受体研究的历史25
二、受体的概念和特性26
三、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26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27
五、受体类型29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30
七、受体的调节31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32
第一节药物因素32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32
二、药物相互作用32
第二节机体因素33
一、年龄33
二、性别33
三、遗传因素34
四、疾病状态36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36
六、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37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38
第一节概述38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40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40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44
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48
第四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49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49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50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51
第一节M胆碱受体激动药51
一、胆碱酯类51
二、生物碱类53
第二节N胆碱受体激动药56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57
第一节胆碱酯酶57
第二节抗胆碱酯酶药58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58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61
第三节胆碱酯酶复活药63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65
第一节阿托品及其类似生物碱65
第二节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68
一、合成扩瞳药69
二、合成解痉药69
三、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70
第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72
第一节神经节阻断药72
第二节骨骼肌松弛药73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73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74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77
第一节构效关系及分类77
一、构效关系77
二、分类78
第二节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78
第三节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81
第四节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84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87
第一节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87
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88
二、选择性α 1受体阻断药89
三、选择性α 2受体阻断药90
第二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0
一、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93
二、选择性β 1受体阻断药94
第三节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4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97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97
一、神经元97
二、神经胶质细胞97
三、神经环路98
杨宝峰,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11月生于吉林省松源市。现任英国皇家生物学会院士,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田纳西大学、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靠前医科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及日本医科大学等靠前有名院校客座教授或荣誉博士,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计划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及药理学重量教学团队带头人,重量教学名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执教三十余载,主编原卫生部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药理学》(第6~8版),并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很好教材一等奖。培养大批人才,指导学生获长江学者、全国百篇很好博士学位论文、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等。从事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新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靠前有名期刊;申报发明专利60余项,多项新药成功转化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首届“靠前全国很好科技工作者”及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及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20余项。
陈建国,男,196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赤壁市,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后。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靠前期刊Current Medical Science主编,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编委。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从事教学工作至今20余年,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药理学”负责人,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很好教师奖”等。主要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靠前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等靠前外很好不错期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他引3000余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