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4章,系统介绍了粉尘和职业危害的管理、检测、评价,矿山细微粉尘产生的机理、特性、检测与基础性实验方法,矿山粉尘防治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粉尘爆炸防治和模拟实验等内容。这四部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其中,矿山粉尘防治的工程技术措施是全书的重点。
本书可以作为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粉尘防治及职业危害方面的教材,也可作为粉尘防治专业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第一章 职业危害
第一节 职业危害监管
第二节 职业危害相关概念
第三节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第四节 职业危害评价
第五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
第二章 细微粉尘的产生机理
第一节 细微颗粒物
第二节 破岩过程中产生细微粉尘
第三节 理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细微粉尘
第四节 其他过程产生细微粉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细微颗粒物的基础特性
第一节 细微颗粒物的成分
第二节 细微颗粒物的形状
第三节 细微颗粒物的密度
第四节 细微颗粒物的荷电性
第五节 细微颗粒物的光学性质
第六节 细微颗粒物的界面化学性质
第七节 细微颗粒物的力学特性
第八节 细微颗粒物的黏着性、流动和摩擦性质
第四章 粉尘的采样与检测
第一节 粉尘采样方法与仪器
第二节 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
第三节 呼吸性粉尘测量仪采样效能测定
第五章 合理的通风与生产工艺优化
第一节 排尘风速
第二节 通风方式
第三节 通风除尘技术测定
第四节 生产工艺优化
第六章 充分的煤层注水
第一节 注水机理
第二节 煤层注水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注水方式及选择
第四节 注水系统
第七章 有效的喷雾
第一节 喷雾除尘机理概述
第二节 喷雾降尘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有效的喷雾措施
第八章 化学抑尘剂
第一节 化学抑尘剂的分类
第二节 化学添加剂的测试方法
第三节 化学添加剂的实用性分析
第九章 电凝并等新技术除细微粉尘
第一节 常用凝并除尘技术
第二节 电凝并除尘技术原理
第三节 颗粒物偶极荷电凝并实验
第十章 隔离尘源
第一节 空气幕隔尘
第二节 隔尘帘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