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ISSR、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落叶松进行鉴别,分析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开展了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研究。根据内容分为6章:章为绪论,介绍了落叶松和分子标记研究的相关进展及开展相关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章介绍了兴安落叶松天然群体形态与ISSR、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章介绍了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第4章介绍了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RAPD、SSR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第5章介绍了长白落叶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章介绍了落叶松种间、无性系及家系的鉴定。
前言
1绪论
1.1引言
1.2落叶松简介
1.2.1长白落叶松
1.2.2兴安落叶松
1.2.3日本落叶松
1.2.4落叶松遗传改良简介
1.3分子标记简介
1.3.1ISSR标记
1.3.2SCAR标记
1.3.3RAPD标记
1.3.4SSR标记
1.3.5SNP标记
1.4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应用分子标记进行种间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1.4.2应用分子标记研究遗传多样性的目的与意义
1.4.3应用分子标记构建图谱和进行关联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2兴安落叶松天然群体生长变异与ISSR、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2.1兴安落叶松种源、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
2.1.1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结果与分析
2.1.3小结与讨论
2.2兴安落叶松种源ISSR遗传多样性
2.2.1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结果与分析
2.2.3小结与讨论
2.3兴安落叶松种源RAPD遗传多样性
2.3.1试验材料与方法
2.3.2结果与分析
2.3.3小结与讨论
3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3.1基于RAPD标记的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试验材料与方法
3.1.2结果与分析
3.1.3小结与讨论
3.2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与育种群体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试验材料与方法
3.2.2结果与分析
3.2.3小结与讨论
3.3基于SSR标记的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试验材料与方法
3.3.2结果与分析
3.3.3小结
3.4RAPD和SSR分子标记方法的比较分析
3.4.1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遗传变异分析
3.4.3聚类结果分析
3.4.4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4.5RAPD引物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