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梢上的中国(中文精装)》以散文形式讲述“人与树”的故事,作者寻遍散布于中国各地的古树,耗时多年,从文化的角度,讲述古树与人、与村落的历史故事,每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作者运用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视角,重新解读环保、解读生态,把森林保护上升到人文层面。书中还展现了十余幅作者为古树亲绘的画作,是宝贵的资料。这是作者的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的表达方式。
序言
1.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云南)
2.霸王岭上听猿啼(海南)
3.秋风桐槐说项羽(江苏)
4.吴县四柏(江苏)
5.万里长城一红柳(陕西)
6.死去活来七里槐(河南)
7.中华版图柏(陕西)
8.铁锅槐(河南)
9.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甘肃)
10.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
11.周手植腊梅赋(江苏)
12.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江西)
13.燕山有棵沧桑树(河北)
14.带伤的重阳木(湖南)
15.树殇、树香与树缘(海南)
16.难忘沙枣(内蒙古)
17.百年震柳(甘肃)
18.后的一片原始森林(黑龙江)
19.中国枣王(陕西)
20.王效英樟子松(新疆)
21.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山东)
22.华表之木老银杏(山东)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