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理论与实践
收藏
评价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理论与实践
商品编号:2880280
ISBN:978703056267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丁雨莲,陈浩著
出版日期:2018-05-01
开本:24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F592.3
页数:215
册数:1
大约重量:8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63.9 (7.1折)
原价:¥9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全书共分七章。*章分析了气候变暖要求旅游业作出积极的响应,而乡村旅游地作为认为外出旅行的重要空间,它贡献着旅游业的碳排放,同时乡村旅游地又蕴藏着丰富的碳汇资源,因旅游的发展得以保存和培育,因此,对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理论研究也正逐步受到学者关注,实践中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描述我国乡村旅游地的主要类型,确定本书的类型和案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本书的意义。第二章对碳源与碳排放、碳汇与碳吸收、低碳与碳中和、碳收支与净碳排放、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等关键概念进行界定;系统梳理旅游业碳排放估算、旅游业碳减排、碳中和目的地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外研究文献,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重点梳理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碳足迹理论,为研究寻求理论依据。既把握了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也明确了研究对象等。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缘起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概况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基础理论体系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相关概念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相关理论
第三章 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与要素
第二节 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碳源及碳汇
第四章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
第二节 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的相关方法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方法的构建
第五章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理论框架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的相关方法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方法的构建
第六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及作用机制
第一节 国际碳中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作用机制
第七章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实践
第一节 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概况
第二节 宏村古村落旅游碳排放估算
第三节 宏村古村落旅游碳吸收估算
第四节 宏村古村落净碳排放及减碳增汇
第五节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第八章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研究实践
第一节 合肥大圩农业生态园区概况
第二节 大圩农业园旅游碳排放估算
第三节 大圩农业园旅游碳吸收估算
第四节 大圩农业园旅游净碳排放及减碳增汇
第五节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参考文献
丁雨莲,安徽肥东人。博士,副教授,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教育部霍英东很好青年教师,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首批旅游业青年专家.安徽省教坛新秀,长期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参与多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