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风雨几星霜:战后中日关系亲历记
收藏
评价
风雨几星霜:战后中日关系亲历记
商品编号:2879912
ISBN:978710806280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刘德有[著]
出版日期:2018-05-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829.313
页数:525
册数:1
大约重量:6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0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9.15 (5.3折)
原价:¥5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作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新华社记者常驻日本15年,撰写过大量有价值的报道。作者还多次担任国家领导人和日本领导人会谈时的翻译。在任满归国工作,一直到担任文化部领导职务期间,参与了大量的中日两国间的各种交流活动,对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关系的历史,有系统而切身的了解。本书循195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以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再现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和历史时刻,回顾两国领导人和民间各界为发展友好关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曾经达到的历史高度,带读者了解那段似乎熟悉又不为人深知的历史。
卷首絮语
在遏制中国的铁门上撬开一道缝
和平不能坐待,和平必须争取——新中国举行的第一个国际会议
《人民中国》十二年
从周谈中日关系说起
“超党派代表团”和“民间渔业谈判”
新中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
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
“民间往来,官方挂钩”——签订第三次中日贸易协定
纵论中日关系
中南海紫光阁的日本客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为何突然要见日本朋友?
“日本人民不怕鬼了!”
日本社会党是个“奇怪”的党
书赠曹操诗
国庆夜天安门城楼上的会见
“都是怀着‘社会主义好’的信念回国的”
周与日本友人
妙答日本记者提问
“浅沼稻次郎的血不会白流”
“为什么要修改民族英雄的话?”
“中国何时进行核试验?”
“此时无声胜有声”——记松村谦三连续访华
LT贸易的诞生
中日贸易大有发展前途
关于周的几个细节
日本文艺界敬仰周
日本的“白毛女”
发自肺腑的赠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久别重游似故乡——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上)
逝后空余挂剑情——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中)
卅年往事浑如昨——记郭沫若战后访日(下)
率团考察日本农业
常驻日本十五年——新华社东京分社成立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佐藤荣作的上台与下台
田中出任首相前后
他是“和式”吗?
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中日建交——历史性的时刻
举国欢腾庆复交
从此不再绕行香港——中日航空协定的签订
披荆斩棘路崎岖——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艰难过程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中日友好世纪委员会侧记
一篇大文章
“我希望在无月之夜到中国去,跟邓先生交谈”
明仁天皇和皇后访华
写在卷末
刘德有日本文化研究者、记者、翻译家。1931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5年至1964年,多次为*、、、、、郭沫若等人担任口译工作。1964年至1978年,作为《光明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首席记者在日本常驻15年。1984年至198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助理。此后,至199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1984年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成立后,曾任一届中方委员。著作有《在日本十五年》《随郭沫若访日》《时光之旅》《战后日语新探》。译作有《山芋粥》(芥川龙之介)、《突然变哑》(大江健三郎)、《祈祷》(有吉佐和子)、《残像》(野间宏)。作者曾多次担任人和日本领导人及各种代表团会谈时的翻译,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记者常驻日本15年,撰写过大量有价值的报道。本书循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历史脉络,以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呈现了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历史时刻,回顾了两国领导人和民间各界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及曾经达到的历史高度,带读者了解那段似乎熟悉又不为人深知的历史。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