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 章浴血疆场——发展历程/ 1 1.1 次世界大战期间/ 3 1.2 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19年至1939年/ 4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3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20 第2 章沙场点兵——型号介绍/ 21 2.1 道格拉斯A-20“浩劫” / 22 2.2 北美A-36“阿帕奇” / 26 2.3 道格拉斯A-26“侵略者” / 32 2.4 道格拉斯A-1“天袭者” / 37 2.5 道格拉斯A-3“空中武士” / 46 2.6 道格拉斯A-4“天鹰” / 51 2.7 北美A-5“民团团员” / 59 2.8 格鲁曼A-6 “入侵者” / 64 2.9 沃特A-7“海盗”II / 74 2.10 麦道AV-8“海鹞”II / 81 2.11 费尔柴德A-10“雷电”II / 90 2.12 麦道F / A-18“大黄蜂” / 104 2.13 道格拉斯AC-47“幽灵” / 120 2.14 费尔柴德AC-119 / 125 2.15 洛克希德AC-130武装炮艇机/ 129 2.16 伊留申伊尔-2 / 140 2.17 伊留申伊尔-10 / 149 2.18 苏霍伊苏-25 “蛙足” / 156 2.19 伊留申伊尔-102 / 170 2.20 费尔雷“剑鱼” / 174 2.21 霍克“台风” / 181 2.22 布里斯托尔156“英俊战士” / 187 2.23 布莱克本“火把” / 195 2.24 布莱克本“海盗” / 200 2.25 宇航公司“鹞”II / 205 2.26 达索“超级军旗” / 214 2.27 “美洲虎”攻击机/ 222 2.28 帕那维亚“狂风” / 232 第3 章凤凰涅槃——中国历程/ 247 3.1 中共中央创建空军的决策/ 248 3.2 组建军委航空局/ 249 3.3 成立空军司令部/ 251 3.4 组建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 251 3.5 组建航校/ 253 3.6 筹备组建航空兵部队/ 254 3.7 组建支航空兵部队/ 255 3.8 轰炸大和岛/ 257 3.9 解放一江山岛/ 258 第4 章卫国利器——中国战机/ 263 4.1 中国接收的伊尔-10 / 264 4.2 南昌强-5攻击机/ 265 4.3 南昌强-6攻击机/ 270 第5 章未来展望/ 273 5.1 有人驾驶攻击机/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