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卫星测绘系列专著”的第二册,书中针对我国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几何处理问题,介绍了资源三号卫星几何检校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阐述资源三号卫星发射前后,如何应用多种处理技术实现1∶5万比例尺立体测图精度。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和坐标系统、事后定轨技术、精密姿态处理技术、卫星几何检校方法、卫星成像模型建立以及数据处理等。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光学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背景和意义 1
1.2 光学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关键技术 2
1.2.1 成像几何模型 2
1.2.2 精密定轨技术 3
1.2.3 精密定姿技术 3
1.2.4 几何检校技术 4
1.3 光学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研究现状 5
1.3.1 成像几何模型研究现状 5
1.3.2 精密定轨技术研究现状 6
1.3.3 精密定姿技术研究现状 7
1.3.4 几何检校技术研究现状 8
1.4 资源三号卫星几何处理综述 9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10
第2章 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 11
2.1 时间系统 11
2.1.1 世界时 11
2.1.2 原子时 12
2.1.3 力学时 13
2.1.4 协调世界时 13
2.1.5 GPS时间系统 14
2.1.6 历元表示 14
2.1.7 时间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15
2.2 坐标系统 16
2.2.1 影像坐标系 16
2.2.2 相机坐标系 17
2.2.3 本体坐标系 17
2.2.4 空间固定惯性参考系 18
2.2.5 轨道坐标系 18
2.2.6 地球固定地面参考系 19
2.2.7 星敏本体坐标系 20
2.2.8 陀螺组合件坐标系 20
2.3 坐标转换 20
2.3.1 影像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间的转换 20
2.3.2 相机坐标系与本体坐标系间的转换 20
2.3.3 本体坐标系与轨道坐标系间的转换 21
2.3.4 轨道坐标系与空间固定惯性参考系间的转换 22
2.3.5 空间固定惯性参考系与地球固定参考系间的转换 23
第3章 光学卫星成像几何模型 24
3.1 光学卫星成像方式 24
3.1.1 摄影型传感器成像 25
3.1.2 扫描型传感器成像 26
3.2 光学卫星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26
3.2.1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概述 26
3.2.2 观测数据 27
3.2.3 轨道、姿态与视角内插 30
3.2.4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构建 31
3.2.5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正反计算 33
3.3 光学卫星RPC模型 37
3.3.1 RPC模型概述 38
3.3.2 RPC模型的形式 40
3.3.3 最小二乘法求解RPC模型 42
3.3.4 无偏估计法求解RPC模型 45
3.3.5 RPC模型的正反计算 46
3.3.6 RPC模型精化 47
3.3.7 RPC模型小结 49
3.4 资源三号卫星成像模型构建与分析 50
3.4.1 资源三号卫星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50
3.4.2 资源三号卫星的RPC模型 56
第4章 卫星精密定轨方法 62
4.1 卫星定轨方法概述 62
4.2 星载GPS定轨原理 64
4.2.1 卫星观测模型 64
4.2.2 卫星摄动力模型 69
4.2.3 参数估计方法 76
4.2.4 轨道精度评估 79
4.3 SLR联测 84
4.3.1 卫星激光测距概述 84
4.3.2 SLR国际联测流程 88
4.3.3 卫星预报方法 89
4.3.4 资源三号卫星联测情况 94
4.4 资源三号卫星定轨结果 96
4.4.1 资源三号卫星定轨 96
4.4.2 星载GPS数据评估 97
4.4.3 事后精密定轨结果与精度验证 100
4.4.4 星上实时定轨精度评估 103
第5章 精密定姿技术 105
5.1 姿态的表达形式 105
5.2 星敏定姿 108
5.2.1 概述 108
5.2.2 星敏定姿 110
5.3 陀螺定姿 119
5.3.1 概述 119
5.3.2 陀螺定姿 121
5.4 星敏/陀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