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通过对福柯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阐释其对启蒙、现代性、关怀自身等概念的批判性解读,并分析福柯是如何在追寻个体解放的基础上,对客体化的主体问题提出批判,由此建立起关于自身的美学理论,即生存美学。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福柯提出的将自身生活变为艺术品的当存模型进行分析,并就该理论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限度作出反思。
章 福柯思想概述
节 关于福柯
第二节 思想渊源
一 德国哲学
二 法国哲学
三 法国文学
第三节 围绕主体的主题
一 真理
二 权力
三 伦理
第四节 影响与评价
第二章 启蒙与现代性
节 康德论启蒙
第二节 理性的多样性
第三节 启蒙与现代性的关系
第四节 现代性的悖论
第五节 波德莱尔论现代性
第六节 福柯论现代性
第三章 “自身”的美学
节 审美的主体:在高与低的边界之中
第二节 自身的技术
一 古希腊、希腊化和罗马时代
二 基督教时期的断裂性改造
三 西方思想中的“转向自身”
第三节 身体的谱系学
第四节 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场所
第五节 关怀自身
第四章 “自身”与生存美学
节 福柯与生存美学
第二节 生命的自我治理
第三节 生存美学的意义
第五章 “自身”的美学与女性主义
节 性与身份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身体
第三节 女性作为第二性
第四节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
第五节 生存美学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启示
第六章 思想的边界
节 性别差异的盲区
第二节 女性和他者的问题
第三节 不平等的关怀自身
第四节 福柯之后的思想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郭硕博,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曾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留学生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批评家、策展人,致力于美学和当代艺术理论领域的研究,持续开展当代艺术理论相关科研项目。著有《谱系与在场:川渝地区当代实验艺术》《尼采论艺术作为权力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