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海洋生态文明发展,为提高我国规模化园区海水养殖环境的友好性,针对我国海水养殖园区快速发展过程中其点源式排放等特殊产作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优化海水养殖环境工程技术为切入点,采用园区规划、工程生态优化、养殖种类多元化、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集成海水养殖园区环境工程优化、环境生态优化、生产安全控制、管理信息化等技术,构建了海水养殖园区环境工程生态优化技术和效果评估体系。该技术体系为渔业园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并为现代渔业园区的规划供了先进的建设范本,进一步提高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海水养殖园区循环经济水平。
第1章海水养殖园区环境工程优化技术的理论创新
第1节示范园区生物修复藻种的筛选研究
第2节不同温度、光照和硝氮浓度对龙须菜无机磷吸收的影响
第3节光照强度对海黍子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4节光照对脆江蓠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第5节光照和温度对脆江蓠的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第6节大型海藻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第7节鼠尾藻、海黍子池塘栽培繁育生态观察
第8节鼠尾藻池塘栽培技术研究
第9节海黍子池塘栽培技术研究
第10节脆江蓠池塘栽培技术研究
第11节龙须菜池塘栽培技术研究
第12节底栖硅藻培养及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第13节鼠尾藻对刺参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
第14节海黍子对仿刺参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第15节脆江蓠对仿刺参生长及水环境的影响
第16节生物量比对新月菱形藻和两种大型海藻竞争的影响
第17节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养殖水体水质指标的影响
第18节工厂化-池塘耦合利用模式水质变化
第19节海水养殖池塘养殖排放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