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鳅-蛙”(虾)综合种养技术》分为两章,靠前章介绍了稻、鳅、蛙品种的选择,稻田设施改造和防逃,鳅、蛙育苗等前期准备,重点介绍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第二章主要介绍“稻一鳅一蛙”养殖过程中的土壤保护、维修技术,通过作者课题组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和数据,让广大种养户在增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稻-鳅-蛙”(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面向广大种养殖户,具有较强的技术指导作用。
第一章种养技术
第一节水稻的选择与生产
第二节泥鳅的育苗
一、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二、亲鳅培育
三、人工催产
四、人工授精
五、人工孵化及其管理
第三节虎纹蛙的特征和育苗
一、生物学基本特征
二、蛙苗培育
三、肉质特性
第四节“稻-鳅-蛙”混合种养技术操作
第五节“稻一鳅一虾”生态共作技术操作
一、水稻种植
二、泥鳅的育苗
三、青虾的生物特征和育苗
四、“稻一鳅一虾”生态共作技术操作
第二章土壤改良
第一节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磷元素的动态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节“稻一蛙”种养稻田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养分含量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三节三种不同种养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及讨论
第四节“稻一蛙”生态养殖对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罗文,1970年生,2004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动物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进入绍兴文理学院生科院工作。2012年晋升为教授,硕导。主持及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发表SCI及一级学报论文二十多篇,获省部级奖二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现为《海洋与湖沼》《水生态学报》等杂志审稿人。
曾文涛,男,1981年生,博士,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现工作于绍兴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态学、水生生物生理生态学。在靠前外发表论文十多篇。
莫亿伟,男,1971年生,博士,副教授,现工作于绍兴文理学院,从事水稻种植与稻田养分研究,主持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靠前外发表论文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