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是我国松属中分布广的乡土造林树种,生长迅速、材质优良、适应性强,是一个具备多林种功能和多用途效益的优良树种。它对建筑用材林、造纸原料林、花粉经济林、林化采脂林、制种特用林、水土防护林、环保生态林、名胜风景林等都是适用的营建树种资源。国家十分重视马尾松种质资源的保育和利用,早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六五”期间,就将马尾松列为重点的科技攻关项目,成立全国“马尾松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协作组,以“选优建园”为重点,以种子园为基地,开展了系统的马尾松种子园营建技术的试验研究,为良种化的推进与提升做出重大贡献。
《马尾松种子园》是对几十年来马尾松种子园研究和营建的实况记录。全书对马尾松良种生产基地、马尾松生殖繁育特性、建园无性系选育、建园嫁接苗培育、选址整地及定植建园、系统及遗传管理、种子园生产管理、种子园树体管理、种实采制及贮藏检验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秦国峰,1934年生,浙江建德人,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前20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承担枸杞栽培研究,后30多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带林业研究所从事马尾松遗传改良与良种培育。曾主持马尾松种子园建立技术的国家和浙江省的攻关课题以及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期间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与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2项,梁希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枸杞研究》《马尾松地理种源》《中国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马尾松花粉研究及应用》等著作。享受省级工作者荣誉津贴,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周志春,1963年生,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马尾松良种基地技术协作组组长,国家林业局马尾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马尾松、木荷等南方主要速生丰产用材和珍贵树种新品种选育与培育技术研究,近20年来主持全国马尾松与木荷育种协作攻关,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课题和专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主持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及梁希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5部,制定林业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7项,选育马尾松和木荷等林木良种6个,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名。
金国庆,1963年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用材树种研究方向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林木遗传育种与森林培育,长期从事马尾松、柏木等主要速生用材和珍贵树种的新品种选育与培育技术研究等,先后承担“六五”以来的国家和浙江省科技攻关(支撑)、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马尾松良种选育、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948'’项目、国家行业专项课题、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部省重点等研究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其中完1项),发明1项(发明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4个、省级地方标准6个,选育马尾松和木荷等林木良种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