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嵌式阅读)》出版于一七七四年,是歌德早期很重要的作品。
一个少年,看到了爱情。
一个少年,看到了一个世界。
作品采用靠前人称的写作手法,以书信体形式讲述了少年维特的爱情故事,但其本质体现的却是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作品反映了歌德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状态,同时还体现了狂热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态体现,曾引发那个时代的“维特热”,影响巨大而惊人。
1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作者生活背景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2 阅读辅导
3 原著阅读
上卷
下卷
4 阅读体验
感悟作品
嵌记解读
5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嵌记链接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Wolfgang voGoethe),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七,次于第六的音乐家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