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过程统计建模及故障诊断研究——基于数据驱动角度》内容简介:作为第二产业当中的一个子项,间歇生产过程是现代社会大生产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生产形势之一,因其具有比较好的灵活性、较高的产物附加值以及较悠久的发展历史,被应用在诸如制药、食品生产、化工材料制备等领域。然而正因其具有的与连续生产过程所不同的特性,也会随之而来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机理,多样的生产及工况以及多变的生产状态。因此,对其进行统计建模、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研究,从控制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角度讲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
本书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间歇过程的统计建模、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在借鉴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和作者自身完成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著成此书。本书结合具体的间歇工业微生物发酵过程实例,分别对过程的统计建模、过程监测,特别是在非线性、非高斯性、多阶段共存的间歇过程在线应用与故障诊断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引入了核熵成分分析技术并扩展其在过程监测、优化以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章 绪 论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2 间歇过程特性分析1.3 间歇过程统计建模与故障监测研究1.4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1.5 本书组织结构第2章 基于核熵成分分析的间歇过程监测方法研究2.1 引言2.2 核熵成分分析(KECA)2.3 基于多项核熵成分分析的间歇过程监测2.4 算法验证2.5 本章小结第3章 基于核熵独立成分分析的间歇过程监测方法研究3.1 引言3.2 基于KEICA的过程监测策略3.3 算法验证3.4 本章小结第4章 基于核熵成分分析的间歇过程多阶段监测方法研究4.1 引言4.2 多阶段过程监测策略4.3 构建多阶段的监测模型4.4 算法验证4.5 本章小结第5章 间歇过程子阶段非高斯监测方法研究5.1 引言5.2 基于多阶段KEICA的间歇过程监测5.3 算法验证5.4 本章小结第6章 基于质量相关的间歇过程监测方法研究6.1 引言6.2 全潜隐结构投影法(T-PLS)6.3 基于质量相关的间歇过程监测6.4 应用研究6.5 本章小结结 论参考文献后 记
作者:常鹏
常鹏,1981年出生,讲师。主要从事间歇过程统计建模及监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篇,被SCI、EI收录5篇;获得国家发明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