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2010年至2015年在井冈山地区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编写而成。书中井冈山地区是由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风面***自然保护区、七溪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区、林场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片区域,覆盖了罗霄山脉中段的万洋山脉主要山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和生态单元。全书简要介绍了井冈山地区自然地理及生物多样性特点,以800多张照片和大量标本为凭证,对包括38种两栖动物、62种爬行动物、260种鸟类和37种哺乳动物在内的397种陆生脊椎动物的识别特征、生境与习性、地理分布及其在井冈山的种群状况和分布等进行了介绍,抢先发售对很近7年在井冈山地区发现并发表的新种井冈攀蜥、七溪岭瘰螈、珀普短腿蟾、井冈角蟾、林氏角蟾、陈氏角蟾和井冈纤树蛙,以及该区域的新分布纪录东京湾蜓蜥进行了中文描述。全书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科普价值和美学价值,对井冈山地区的自然保护、科学管理、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井冈山地区自然地理及陆生脊椎动物区系概述
第1章 自然地理概况 2
第2章 陆生脊椎动物区系特征 7
第二部分 井冈山地区陆生脊椎动物区系
第1章 井冈山地区两栖动物区系 18
有尾目 20
蝾螈科 20
1.1 七溪岭瘰螈 20
1.2 弓斑肥螈 21
无尾目 22
蟾蜍科 22
1.3 中华蟾蜍 22
1.4 黑眶蟾蜍 23
角蟾科 24
1.5 崇安髭蟾 24
1.6 福建掌突蟾 25
1.7 珀普短腿蟾 26
1.8 井冈角蟾 27
1.9 林氏角蟾 28
1.10 陈氏角蟾 29
雨蛙科 30
1.11 中国雨蛙 30
1.12 三港雨蛙 31
蛙科 32
1.13 长肢林蛙 32
1.14 寒露林蛙 33
1.15 黑斑侧褶蛙 34
1.16 弹琴蛙 35
1.17 阔褶水蛙 36
1.18 沼水蛙 37
1.19 竹叶臭蛙 38
1.20 大绿蛙 39
1.21 花臭蛙 40
1.22 宜章臭蛙 41
1.23 崇安湍蛙 42
1.24 华南湍蛙 43
1.25 武夷湍蛙 44
叉舌蛙科 45
1.26 泽陆蛙 45
1.27 虎纹蛙 46
1.28 福建大头蛙 47
1.29 棘腹蛙 48
1.30 九龙棘蛙 49
1.31 小棘蛙 50
1.32 棘胸蛙 51
树蛙科 52
1.33 井冈纤树蛙 52
1.34 布氏泛树蛙 53
1.35 大树蛙 54
姬蛙科 55
1.36 粗皮姬蛙 55
1.37 饰纹姬蛙 56
1.38 小弧斑姬蛙 57
龟鳖目 60
平胸龟科 60
2.1 平胸龟 60
鳖科 60
2.2 中华鳖 60
有鳞目 61
蜥蜴亚目 61
壁虎科 61
2.3 多疣壁虎 61
2.4 蹼趾壁虎 61
鬣蜥科 62
2.5 丽棘蜥 62
2.6 井冈攀蜥 62
石龙子科 63
2.7 宁波滑蜥 63
2.8 印度蜓蜥 64
2.9 股鳞蜓蜥 64
2.10 北部湾蜓蜥 65
2.11 蓝尾石龙子 65
2.12 中国石龙子 66
蜥蜴科 67
2.13 古氏草蜥 67
2.14 崇安草蜥 68
2.15 北草蜥 69
蛇亚目 69
盲蛇科 69
2.16 钩盲蛇 69
闪鳞蛇科 70
2.17 海南闪鳞蛇 70
闪皮蛇科 70
2.18 井冈脊蛇 70
2.19 棕脊蛇 71
钝头蛇科 72
2.20 台湾钝头蛇 72
2.21 福建钝头蛇 73
蝰科 73
2.22 白头蝰 73
2.23 尖吻蝮 74
2.24 短尾蝮 75
2.25 山烙铁头 76
2.26 原矛头蝮 77
2.27 竹叶青 77
水蛇科 78
2.28 中国水蛇 78
2.29 铅色水蛇 79
鳗形蛇科 79
2.30 紫砂蛇 79
眼镜蛇科 80
2.31 银环蛇 80
2.32 中国丽纹蛇 81
2.33 舟山眼镜蛇 81
游蛇科 82
2.34 锈链腹链蛇 82
2.35 草腹链蛇 83
2.36 绞花林蛇 83
2.37 尖尾两头蛇 84
2.38 钝尾两头蛇 85
2.39 翠青蛇 85
2.40 黄链蛇 86
2.41 赤链蛇 87
2.42 黑背白环蛇 87
2.43 玉斑锦蛇 88
2.44 王锦蛇 89
2.45 黑眉锦蛇 89
2.46 紫灰锦蛇黑线亚种 90
2.47 灰腹绿锦蛇 91
2.48 颈棱蛇 91
2.49 台湾小头蛇 92
2.50 中国小头蛇 93
2.51 饰纹小头蛇 93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