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电子信息领域近期至2016年度的科技发展情况,综合阐述了靠前外电子信息领域科技重要突破及标志性成果,为我国科技人员准确把握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也为我国制定电子信息科技相关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全书分“总论”和“专题”两部分。总论较宏观地讨论了电子信息领域科技优选发展态势、我国发展现状和发展展望;专题分别对“微电子光电子”“光学工程”“感知”“测试计量”“电磁空间”“网络与通信”“信息安全”“水声工程”“电磁场与电磁环境效应”“控制”“认知”“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等13个专题方向在优选发展态势、我国发展现状、我国未来展望以及热点亮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目录
《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研究(综合篇)》编写说明
总论
第一部分 全球发展态势 3
一、宏观态势 3
(一)各国继续强化电子信息发展布局,加快抢占数字时代发展先机 3
(二)电子信息科技正处于群体突破前夜,工程科技开创体系化创新时期 4
(三)大数据重新定义工程科技新范式,开源开放重塑技术发展模式 5
(四)电子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入融合应用,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6
(五)电子信息科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速社会现代化进程 6
二、相关态势 7
(一)集成电路开启超摩尔探索,大规模集成技术引领光电子发展 7
(二)光学工程呈现多元、多极发展态势,激光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8
(三)遥感手段与范围不断拓展,全球化、精细化探测引领未来技术方向 8
(四)传感器日益成为信息技术重要基础,集成化、智能化成为重要方向 9
(五)高精密计量测试紧密围绕行业应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质量提升 10
(六)雷达加速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孕育全新一代雷达体系 11
(七)人网物三元万物互联飞速演进,软定义大带宽广覆盖引领未来 11
(八)网络安全向主动和动态防御转变,管防控一体化全面发展 12
(几)海洋战略引领水声装备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13
(十)制电磁权争夺激烈,新型电磁材料和器件高速发展 13
(十一)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新高潮,信息物理系统加速控制系统智能化 14
(十二)高性能计算和先进存储加速突破,计算机应用开启智能时代 15
第二部分 我国发展现状 16
一、发展环境 16
(一)重视顶层规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16
(二)创新和应用双轮驱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18
(三)坚持市场导向,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20
二、技术现状 21
(一)移动芯片带动设计优势向制造和封测扩散,光子集成技术快速发展 21
(二)光学技术与应用稳健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走在前沿 21
(三)遥感技术与国际同步,初步形成体系化发展 22
(四)航天核心传感器实现自主可控,“智慧+”驱动感知领域加速创新 23
(五)电子信息仪器仪表体系形成,计量测试技术和应用水平快速提升 23
(六)雷达系统技术与国际同步发展,基础技术追赶先进水平 24
(七)网络与通信成为自主创新典范,从跟随模式加速转向创新引领 25
(八)网络安全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理念和防御技术创新迎来突破 25
(几)水声技术装备种类齐全,突破传统领域加快赶超步伐 26
(十)电磁兼容及防护技术创新突破,电磁制衡能力大幅提升 26
(十一)新型控制技术广泛应用,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27
(十二)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加速追赶,数据资源优势日益凸显 27
(十三)高端计算多点突破,智能终端系统多元化创新 28
(十四)计算机应用技术整体跃升,产业智能化发展特征明显 29
三、产业现状 29
(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29
(二)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新动能,两化融合协同效应初显 31
第三部分 我国发展展望 34
一、发展思路 34
二、发展重点 36
(一)强化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创新,加强光电子芯片及器件研发 36
(二)深化光学前沿基础问题研究,加快高新技术工程应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