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坚持民族学的广义文化概念,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构成要素划分为33个方面,相应形成了哲学卷、伦理卷、心理卷、宗教卷、政治卷、历史卷、古籍卷、法律卷、社会卷、妇女卷、婚姻家庭卷、游牧卷、农耕卷、建筑卷、交通卷、贸易卷、科技卷、生态卷、教育卷、饮食卷、服饰卷、体育卷、娱乐卷、旅游卷、节日卷、礼仪卷、禁忌卷、文学卷、艺术卷、影视卷、工艺美术卷、傩文化卷、吉祥物卷等33个分卷,几乎涵盖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一个宏大而多元的文化体系。除了从总体上将西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现象划分为以上不同的构成要素以外,各个分卷的专题民族文化志则更进一步地将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分解。通过这种层层深人的描述和解析,使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鲜明特点得以充分地显现出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了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提供系统翔实的文本资料。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婚姻家庭卷》是“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丛书的分卷之一。
导论
一、西部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价值和功能
(一)婚姻家庭与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
(二)婚姻家庭与西部少数民族的休闲方式
(三)婚姻家庭与西部少数民族的社会关系
(四)婚姻家庭与西部少数民族的法律制度
(五)婚姻家庭与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一)改变先人为主的古典进化论思维模式
(二)对微观的个案开展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
(三)从宏观的角度开展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四)在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下有所创新
(五)加强对当代社会中婚姻家庭变迁的研究
章 恋爱交往方式
节 恋爱交往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一、恋爱交往活动的空间场所
二、恋爱交往活动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恋爱交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多样的恋爱交往活动
二、恋爱中的非语言信息传递
第三节 恋爱交往活动的过程和规范
一、恋爱中的人际互动关系
二、恋爱交往中的社会控制机制
第二章 择偶方式
节 择偶的主要形式
一、以自由恋爱为主的择偶形式
二、以父母包办为主的择偶形式
三、两种形式并存的择偶形式
第二节 男女双方择偶的重要标准
一、男女双方的个人条件
二、择偶过程中的占卜形式
第三节 媒妁在缔结婚姻中的作用
一、不同择偶形式中的媒妁
二、媒妁的角色类型和条件
三、媒妁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第三章 聘礼与嫁妆
节 婚姻缔结过程中的聘礼
一、聘礼的种类与消费结构
二、聘礼的类型及社会功能
三、聘礼反映的社会分层现象
四、聘礼运作的规则
第二节 婚姻缔结过程中的嫁妆
一、嫁妆的种类与消费结构
二、嫁妆的意义和价值
三、嫁妆与聘礼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婚姻缔结形式
节 具有交换价值的婚姻缔结形式
一、买卖婚
二、招赘婚
三、劳役婚
四、交换婚第二节 带有戏剧色彩的婚姻缔结形式
一、抢婚
二、偷婚
三、逃婚
第三节 带有虚拟性质的婚姻缔结形式
一、童养婚
二、指腹婚
三、戴天头
四、帐房戴头婚
五、勒系腰婚
第五章 婚姻制度
节 血缘外婚制
一、禁忌的规定
二、血缘外婚制的延伸性
三、对违反外婚禁忌的处罚
第二节 血缘近亲属之间的通婚
一、兄弟子女之间的平表婚
二、姑舅子女之间的交表婚
三、实行姨表婚的民族
第三节 姻亲之间的通婚
一、夫亡后的续嫁夫兄弟婚
二、妻亡后的续娶妻姐妹婚
第四节 族际通婚
一、历的族际通婚
二、族际通婚的主要类型
三、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
四、族际通婚的根本原因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限制
一、森严的等级内婚制
二、一般的地域内婚制
……
第六章 家庭生活模式
第七章 家庭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