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培养与实践》共分为2篇5章,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医生培养计划的相关内容。篇为总论,系统的阐述了医生培养计划的产生、发展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第二篇为医生培养思路,包括医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医生培养的内容,以及引入的培养理念。
篇 绪论
章 医生培养的概述
节 医生培养计划的产生
第二节 医生培养的发展
第三节 当前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
第三节 实施范围
第四节 组织实施
第五节 政策支持
第二篇 医生培养与实践
第三章 医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节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医生培养的内容
节 参照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
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第二节 参照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加强本科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
第三节 依托标准化社区,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的培养
第四节 依托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
第五节 以参加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为切人点,培养拔尖医学人才
第五章 引入的培养理念
节 重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本科生导师制
第三节 多元化教学方法
第四节 采用0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分站式考核
第五节 推行医学教育标准化
附录一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附录二 批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名单(表1)
附录三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57项)(表2)
附录四 全国临床技能大赛考纲(100项)(表3)
参考文献
薄海美,女,现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讲师,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研究及临床心血管病的研究。近几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科研项目1项、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省自然基金1项、主持省科技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9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作者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15篇,出版专著2部。
李建民,男,现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省管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研究、脑外科学及康复医学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省级发明奖1次,拥有发明9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13部。
刘志勇,男,现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副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研究及心胸血管外科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河北省自然基金课题、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0余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