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书系》共十一本,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观》、《社会主义法律观》、《社会主义军事观》、《社会主义外交观》、《社会主义民族观》、《社会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哲学观》、《社会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社会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书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结合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领会融汇****系列讲话精神,在研究社会主义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社会、思想、道德等领域,展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书系》是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分册,由曹毅哲著。全书共分十章,分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逻辑结构及本质。
序言
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
一、荣辱观的由来及含义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荣辱观
三、西方社会的荣辱观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荣辱观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经济社会背景
三、思想道德背景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一、明确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文明水平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改善不良社会风气
三、针砭时弊,回答转型期社会价值选择的困惑
四、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富国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二章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节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渊源
一、“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
二、“大一统”观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三、“群体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核心精神
四、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文化性质
第二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的基本内涵
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时代内涵
三、“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关系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
三、正确理解“工人没有祖国”
第三章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节 中国传统社会“民”的概念
第二节 西方社会“人”的观念
第三节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人民”的含义
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历史沿革
三、“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时代内涵
第四节 相关理论思考
第四章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节 中国历崇尚科学的观念
第二节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学习科学知识
二、树立科学精神
三、坚持科学发展
四、“以愚昧无知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科学与信仰
二、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三、真、假与善
第五章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基本思想
一、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
三、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四、人的解放是劳动的解放
第二节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二、劳动的公平和正义
三、劳动与休闲的辩证统一
四、“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劳动”与“实践”概念异同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的理解
第六章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节 “团结互助观念”的历史及文化传承
第二节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
二、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和基础
三、以共同的理想信仰为力量和保证
四、以损人利己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的关系
二、团结与利益多元化
第七章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节 诚实守信观念的比较研究
一、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诚信”观念比较
二、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诚信”观念比较
第二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诚实守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是实事求是
二、从功利性到正当性
三、提升社会公信力
四、“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时代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诚信”作为个人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二、社会诚信观念构建的实质和根本问题
三、诚信的豁免
第八章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节 “遵纪守法”观念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遵纪守法”观念的形成
二、西方社会的“遵纪守法”观念的养成
第二节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以遵纪守法为荣”是社会主义道德层面的法律意识
二、“以遵纪守法为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以遵纪守法为荣”在当前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四、“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遵纪守法是道德底线吗
二、明法与潜规则
第九章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为耻
节 “艰苦奋斗”观念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观念
二、西方社会的“艰苦奋斗”理念
三、中国党的“艰苦奋斗”理念
第二节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为耻”的时代内涵
一、知难而进,求真务实
二、珍惜劳动成果,反对铺张浪费
三、鞠躬尽瘁,廉洁奉公
四、以“骄奢为耻”的内涵
第三节 相关理论思考
一、艰苦奋斗与社会发展
二、珍惜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逻辑结构及本质
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逻辑结构
一、纵向分析:两个层次
二、横向分析:三个统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荣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中展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
一、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解
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中展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
四、以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发展
后记
曹毅哲,1972年11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15—201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等。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出版《旗帜的守望》《解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学术专著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