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收藏
评价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商品编号:2716230
ISBN:9787562534242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长生,余绍文,黎清华,马传明
出版日期:2016-12-01
开本:30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X372.65
页数:228
册数:1
大约重量:2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47.4 (5.5折)
原价:¥2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依据“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要求,编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报告编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具体工作由“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负责落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协作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审核。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常又称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简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或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km2,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km2(图1-1-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现成为大城市片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的成就。2011年,在占全国0.4%的国土面积上,珠江三角洲聚集了全国3%的人口,9个地级市的生产总值为43720.86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地经济总量的8.4%,是仅次于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京津冀都市经济圈的中地第都市经济圈。
  3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增长一直以粗放外延式增长为主,主要通过增加投资、增加资源的消耗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方式必然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约束凸显、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地域的不可分割特性,伴随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相互影响和叠加,产生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共同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来人口的激增,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人们在利用资源上的随意态度,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普遍存在,更加剧了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作为基础支撑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供求矛盾更为尖锐。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