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超光速物理及波科学的研究论文合集,共26篇论文。全书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波科学理论、光子和光速”)6篇文章,第二部分(“超光速物理研究”)8篇文章,这两部分是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在这14篇论文中,讨论了波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途径;通过对光子和光速的研究探索光的本性;阐述粒子和信息作超光速传送的可能性;从宇宙的视角来看待超光速研究的意义。第3部分(“量子理论及应用”)4篇文章,第4部分(“引力理论与引力波”)4篇文章,这些著作申明了作者对一些基础物理理论问题的观点。第5部分(“基础科学研究评论”)有4篇文章,其中突出地论述了作者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科学的理念。本书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物理现象,有不少新的见解和观点。全书写作严谨,内容丰富,一切材料均有出处和根据。
波科学理论、小兔子和光速理论
波科学理论的改进
表面等离子波研究
光子是什么
"真空中光速c"及现行米定义质疑
使自由空间中光速变慢的研究进展
试论林金院士有关光速的科学工作
超光速物理研究
对"速度"的研究和讨论
论有质粒子作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
论1987年超新星爆发后续现象的不同解释
用于太空技术的微波推进电磁发动机
以量子非局域性为基础的超光速通信
电磁源近场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
量子理论及应用
引力理论与引力波
基础科学研究评论
附录
黄志洵,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颁证“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代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召集人。在波导理论方面有较多创新工作,专著《截止波导理论导论》获全国很好科技图书奖。曾主持设计一系列电子仪器和设备。发表科学论文约200篇。
近年来致力于电磁波波速问题的研究,专著《超光速研究的理论与实验》获王淦昌图书奖。2014年出版的《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一书中,提出和阐明了“电磁波负性运动”这一概念,并突出地论述了开展“三负研究”的问题。
1 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 3年获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的特别创新奖,获奖项目为“超光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