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为上、下两卷,其中上卷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除绪论外共分成三篇八章。*篇“认识微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和繁殖以及微生物分类与鉴定和保护等基础知识;第二篇“培养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和控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三篇“开发应用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生态和资源开发、微生物的应用和检验等相关知识。下卷的微生物实验实训技术部分除*篇入职培训及2个实训任务外,还包括另外三篇30个实训任务,第二篇“微生物常规实验技术”,包括微生物染色、显微观察、大小测定及计数、培养基配制、分离纯化、菌种保藏4个项目18个实训任务;第三篇“微生物应用技术”包括微生物育种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2个项目7个实训任务;第四篇“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食品中细菌总数检验等5个实训任务。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可从www.cipedu.com.cn下载使用。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生物技术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食品类专业、药品生物技术等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生物技术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上卷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绪论走进微生物世界2
节微生物与人类2
一、微生物与人类生活2
二、什么是微生物2
三、微生物的特点3
四、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4
五、微生物界的成员5
第二节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5
一、微生物的发现5
二、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6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6
四、微生物学的研究现状9
五、微生物学的未来12
篇认识微生物13
章原核微生物14
节细菌14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4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16
三、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培养特征21
四、常用的细菌简介23
第二节放线菌24
一、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24
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25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26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26
第三节其他原核生物27
一、蓝细菌27
二、支原体28
三、衣原体29
四、立克次体29
五、古细菌29
本章小结31
复习思考题31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33
节酵母菌33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33
二、酵母菌的繁殖和生活史35
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征36
四、常见常用酵母菌简介36
第二节霉菌38
一、霉菌的形态与结构38
二、霉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39
三、常见常用霉菌简介41
第三节蕈菌44
一、子囊菌44
二、担子菌45
本章小结47
复习思考题47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49
节病毒49
一、病毒的特征49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49
三、病毒的分类及其繁殖方式52
四、病毒的危害及应用57
第二节亚病毒59
一、类病毒59
二、拟病毒60
三、朊病毒61
本章小结62
复习思考题62
第四章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及保护63
节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63
一、通用分类单元及等级63
二、微生物的命名66
三、微生物分类方法67
第二节微生物的鉴定72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依据72
二、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方法74
三、微生物鉴定的现代方法75
第三节微生物菌种及技术的申请和保护80
一、微生物菌种申请和保护80
二、微生物技术的申请和保护81
本章小结83
复习思考题83
第二篇培养微生物85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和控制86
节微生物的营养86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86
二、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87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89
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91
五、培养基95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102
一、微生物的纯培养102
二、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式104
三、微生物的生长测定方法105
四、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106
第三节微生物的控制112
一、常用术语112
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12
三、控制微生物的方法122
本章小结126
复习思考题126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28
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28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129
二、核酸的结构与复制132
三、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134
第二节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