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汉代经学与文学-(修订本)-文学研究丛书
收藏
评价
汉代经学与文学-(修订本)-文学研究丛书
商品编号:2694133
ISBN:9787519029265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 边家珍著
出版日期:2017-07-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Z126.273.4
页数:302
册数:1
大约重量:6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0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6.74 (2.7折)
原价:¥62.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两汉约四百年间,经学成为此一时期意识形态建构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组成部分,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汉代经学与文学(修订本)/文学研究丛书》作者在参酌古今学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深入地考察分析了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内在关联,以新的视角来观照汉代作家的创作及文学观念,解析作品的涵蕴,阐明相关的文学现象,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汉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发展流变的某种内在规律性。书中提出了不少富于开拓性的论断,是汉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也不无启示与借鉴意义。

绪论
一、汉人的崇经、尊圣、明道
二、经学、文学关系的宏观把握
上编 汉代经学及其思想文化影响
章 汉代经学发展概说
一、孔子与“五经”
二、战国时期的经学
三、今文经学的兴起
四、元帝成帝时期的经学
五、刘歆争立古文经
六、两汉之际的谶纬
七、东汉经学与白虎观会议
第二章 《诗经》学及其在汉代的文化影响
一、《诗》学与礼乐文化观念的传播
二、孔子、孟子的《诗经》学
三、“四家诗”及其流传
四、齐《诗》学在汉代的文化影响
第三章 《易》学及其在汉代的变异
一、《周易》的思想文化内涵
二、汉代京房《易》学及其文化影响
第四章 《春秋》学及其在汉代的文化影响
一、《春秋》的主要内容及“笔法”
二、《春秋》三传的作者与成书情况
三、《春秋》三传在汉代的传播
四、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思想文化影响
第五章 《尚书》学及其在汉代的思想文化影响
一、《尚书》的流传情况概说
二、《尚书》的政治思想
三、《尚书》在汉代的思想文化影响
第六章 礼学、三《礼》及其思想文化影响
一、先秦两汉礼学的历史发展
二、三《礼》之学
中编经学与汉代作家及创作
章 经学与汉大赋创作
一、从汉赋的渊源看其与经学之关系
二、武帝时的大赋与“今文经学”之关联
三、屈君伸民:经学意识对汉大赋的渗透的又一重要表现
四、“古文经学”的兴起与汉赋创作的嬗变
五、经学的衰落与大赋的消歇
第二章 经学与司马迁的《史记》创作
一、司马迁所受到的经学教育
二、“考信于六艺”:司马迁《史记》创作之主导思想
三、《史记》创作与《诗》学
四、《史记》创作与《春秋》学
五、《史记》创作与《易》学
第三章 经学与班固的《汉书》创作
一、班固的家世及其经学观念
二、《汉书》的依经立义及“宣汉”主旨
三、《汉书》的今文经学思想及天道观上的矛盾
四、《汉书》的人物评论与中庸之道
下编 经学与汉代文学观念
章 董仲舒的经学与文学思想
一、董仲舒对“六艺”的认识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与文学上的物感说
三、董仲舒的中和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四、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论
第二章 经学与汉代诗学
一、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
二、汉儒解《诗》与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
三、尊王媚权的经学思维方式与“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第三章 经学与汉代辞赋观
一、今文经学与司马相如的辞赋观
二、经学与扬雄的辞赋观
三、今文经学的两个向度与班同辞赋观的内在矛盾
四、经学与王充的辞赋观
第四章 经学与汉代屈骚评论
一、从刘安以《诗》论骚说起
二、扬雄以圣人为参照对屈原的评论
三、经学与文学:班固评论屈骚的两个视角
四、王逸的依经论屈骚
主要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边家珍(1965- ),男,文学博士,曾任教于河南大学、辽宁师大,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汉代经学发展史论》《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国学版《文学评论》、《文史哲》、《山东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