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农田土壤氮素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在田间尺度上分析了南方双季稻高产区不同施肥水平下农田氮素的存在形态、氮素平衡,利用效率和优化管理等问题,探明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在区域尺度上通过3S技术与计量施肥模型的集成,开发了适于南方土壤及作物体系的农田养分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农田养分信息化分区管理;在流域尺度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流域内土壤氮素流失风险进行了评价。
第一章农田氮素利用与管理
第一节农业面源污染
第二节农田氮素迁移与水体环境
第三节农田氮素迁移与大气环境
第四节农田氮肥利用
第五节农田氮素平衡
第六节肥料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
第二章农田土壤硝化与反硝化
第一节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农业用地类型与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
第五节城市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第三章农田养分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施肥信息管理技术
第二节计量施肥模型
第三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第四节精确农业
第四章农田施肥后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
柳云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获浙江大学土壤学博士学位,2002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生态与环境博士后工作,2009~201 0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访问学者。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和地方政府项目多项。2000年和2005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得浙江大学光华奖,2007年获得上海师范大学锦江科研奖,2009年获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先后在《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报》、《水土保持学报》、Pedospere、Water,Air&Soil Pollution等靠前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文章“上海城市样带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及污染评价”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2014年度领跑者F5000项目,出版教材1部,软件著作权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