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着力于理论阐述,重点介绍了园林树木的功能、观赏特性、地理分布与区划、分类、种质资源特点及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等。各论则分科、分属、分种进行介绍,每个属下详细介绍了园林中常见以及目前使用还不广泛但却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个或几个重要树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用途,同时匹配一幅墨线图;对于属下的其他一般树种则简要介绍;树种的介绍,以西南地区原产和引种栽培的为主。
绪论 \n
\n
0.1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n
\n
0.2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n
\n
0.3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 \n
\n
\n
\n
第1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作用 \n
\n
1.1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 \n
\n
1.1.1改善城市小气候 \n
\n
1.1.2净化空气 \n
\n
1.1.3净化土壤和水质 \n
\n
1.1.4降低噪声 \n
\n
1.1.5保持水土 \n
\n
1.2园林树木的空间构筑功能 \n
\n
1.2.1利用树木营造空间序列 \n
\n
1.2.2利用树木强调(弱化)地形变化所 \n
形成的空间 \n
\n
1.2.3利用树木分割空间 \n
\n
1.3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n
\n
1.3.1创造主景 \n
\n
1.3.2烘托、柔化硬质景观 \n
\n
1.3.3统一和联系 \n
\n
1.3.4强调及识别作用 \n
\n
1.3.5构成框景 \n
\n
1.3.6表现时序景观 \n
\n
1.3.7作为意境创作的素材 \n
\n
1.4园林树木的其他功能 \n
\n
1.4.1组织交通和安全防护 \n
\n
1.4.2防灾避难 \n
\n
1.4.3经济价值 \n
\n
\n
\n
第2章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n
\n
2.1园林树木的体量 \n
\n
2.2园林树木的形态 \n
\n
2.2.1乔木的整体形态 \n
\n
2.2.2灌木的整体形态 \n
\n
2.2.3园林树木的细部形态 \n
\n
2.3园林树木的色彩 \n
\n
2.3.1干皮颜色 \n
\n
2.3.2叶色 \n
\n
2.3.3花色 \n
\n
2.3.4果实的颜色 \n
\n
2.4园林树木的质感 \n
\n
2.5园林树木的芳香 \n
\n
2.6园林树木的声景美 \n
\n
2.7园林树木的生态美 \n
\n
2.8园林树木的季相美 \n
\n
2.9园林树木的人文内涵 \n
\n
\n
\n
第3章园林树种的地理分布及区划 \n
\n
3.1树木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 \n
\n
3.1.1垂直分布 \n
\n
3.1.2水平分布 \n
\n
3.2园林树种区划 \n
\n
3.2.1中国园林树种区划 \n
\n
3.2.2西南地区园林树种区划 \n
\n
\n
第4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n
\n
4.1分类的意义 \n
\n
4.2园林树木的系统分类法 \n
\n
4.3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 \n
\n
4.3.1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 \n
\n
4.3.2依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 \n
分类 \n
\n
4.3.3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n
\n
4.3.4按园林用途分类 \n
\n
\n
第5章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n
\n
5.1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n
\n
5.1.1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n
\n
5.1.2中国西南地区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n
\n
5.1.3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对世界园林 \n
的影响 \n
\n
5.2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n
\n
5.2.1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n
\n
5.2.2园林树木资源的保护途径 \n
\n
5.2.3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n
\n
5.2.4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n
\n
\n
第6章城乡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 \n
规划 \n
\n
6.1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n
\n
6.2园林树种调查 \n
\n
6.2.1组织与培训 \n
\n
6.2.2调查项目 \n
\n
6.2.3园林树木调查的总结 \n
\n
6.3园林树种的规划 \n
\n
6.3.1树种规划的原则 \n
\n
6.3.2树种规划的内容 \n
\n
6.4规划实例 \n
\n
6.4.1园林树种调查与分析 \n
\n
6.4.2确定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n
\n
6.4.3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n
的确定 \n
\n
6.4.4确定树种比例技术指标 \n
\n
6.4.5市花、市树的选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