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安徽左学史
收藏
评价
安徽左学史
商品编号:2687610
ISBN:978703053823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高深,王德龙著
出版日期:2017-07-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223.55
页数:400
册数:1
大约重量:11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69.12 (6.4折)
原价:¥10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这是一部描写当代年轻人在大都市顽强拼搏的长篇小说。
\n逐渐步入而立之年的“80、85后”正成长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而网络的盛行也为这批年轻人提供了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的天地。
\n本书以淘宝创业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努力的一群都市青年人的创业奋斗以及婚姻情感的故事。挣扎在淘宝各产业链的他们或是朋友或是对手,或是夫妻或是恋人,他们经过不断地尝试、失败,以及不断地顽强拼搏最终书写出各自的精彩人生。作者通过描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和生活情感来反映新一代社会中坚力量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以主人公的视角探讨淘宝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身处低端的中国制造业的所面临的问题。
\n

前言
绪论
第一章周秦安徽庄学
第一节庄子故里考辨
第二节《庄子》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百家争鸣与庄学的产生
第四节《庄子》的成书及初传
第五节《吕氏春秋》对《庄子》的吸收与偏离
第六节小结
第二章两汉安徽庄学
第一节汉初黄老思潮与安徽庄学
第二节《淮南子》——部别开生面的阐释老庄之作
第三节桓谭《新论》对《庄子》的继承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徽庄学
第一节玄学与安徽庄学
第二节“曹氏三祖”对《庄子》的接受
第三节曹植对《庄子》的接受
第四节何晏、夏侯玄与正始玄学
第五节桓范对《庄子》的接受
第六节嵇康对《庄子》的继承与偏离
第七节嵇喜对《庄子》的接受
第八节刘伶对《庄子》的继承与偏离
第九节夏侯湛对《庄子》的接受
第十节曹毗对《庄子》的接受
第十一节戴逵诗文对《庄子》的化用
第十二节小结
第四章隋唐五代安徽庄学
第一节李唐王朝崇道政策与安徽庄学
第二节隋唐五代安徽本土庄学著述
第三节与安徽关系密切的外籍学者的庄学接受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宋元安徽庄学
第一节三教并重与庄学的沉潜
第二节陈抟与《庄子》
第三节苏轼与《庄子》
第四节吕本中对《庄子》的接受
第五节王之道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偏离
第六节程大昌的庄学研究
第七节朱熹与《庄子》
第八节方回的《庄子无极辨》
第九节元代庄学衰落的原因
第十节陈栎的《庄子节注》
第十一节其他安徽庄学接受简介
第十二节小结
第六章明代安徽庄学
第一节明代程朱理学的加强与安徽庄学
第二节汪镗的《新建庄子祠记》
第三节李时芳的《新修庄子祠记》
第四节汪道昆的庄学思想
第五节憨山德清的庄学思想
第六节方虚名的《南华真经旁注》
第七节程以宁的《南华真经注疏》
第八节方以智的《药地炮庄》
第九节钱澄之的《庄子内七诂》
第十节其他安徽庄学著述简介
第七章清代安徽庄学
第一节清代朴学与安徽庄学
第二节张潮的《联庄》
第三节吴世尚的《庄子解》
第四节方人杰的《庄骚读本》
第五节姚鼐的《庄子章义》
第六节方潜的《南华经解》
第七节杨文会的《南华经发隐》
第八节马其昶的《庄子故》
第九节胡远濬的《庄子诠诂》
第十节刘大櫆与《庄子》
第十一节吴汝纶的《庄子点勘》
第十二节方正瑷的《方斋补庄》
第十三节其他庄子学者及其著述简介
第八章民国安徽庄学
第一节民国安徽庄学与庄学的转型
第二节叶玉麟的《白话译解庄子》
第三节胡朴安的《庄子章义》
第四节陈撄宁的《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
第五节胡怀琛的《庄子集解补正》
第六节刘文典的《庄子补正》
第七节胡适的庄学研究
第八节郎擎霄的《庄子学案》
第九节单演义《庄子天下篇荟释》
第十节方东美的庄学研究
第十一节其他安徽庄学著者及其著述简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高深,女,山东莒县人,1989年参加工作,2003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2006年获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现为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庄学、墨学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已出版《天道与圣言——<庄子>与<圣经>比较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专著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王德龙,男,山东莒县人,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在《世界宗教文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