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原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共分12篇,以人物为脉络,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先秦哲学思想的专著。该书写定于1918年7月,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只有上卷)。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多次再版。《中国哲学简史》是作者的成名作,至今仍然是很有影响、值得阅读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经典著作。
序蔡元培 001
再版自序胡适 003
第一篇导言 001
第二篇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023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024
第二章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030
第三篇老子 033
第四篇孔子 053
第一章孔子略传 054
第二章孔子的时代 057
第三章《易》 062
第四章正名主义 074
第五章一以贯之 084
第五篇孔门弟子 097
第六篇墨子 115
第一章墨子略传 116
第二章墨子的哲学方法 123
第三章三表法 128
第四章墨子的宗教 133
第七篇杨朱 141
第八篇别墨 149
第一章《墨辩》与别墨 150
第二章墨辩论知识 155
第三章论辩 162
第四章惠施 181
第五章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187
第六章墨学结论 198
第九篇庄子 201
第一章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202
第二章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211
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223
第一章《大学》与《中庸》 224
第二章孟子 231
第十一篇荀子 243
第一章荀子 244
第二章天与性 249
第三章心理学与名学 259
第十二篇古代哲学的终局 273
第一章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274
第二章所谓法家 289
第三章古代哲学之中绝 307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知名的诗人、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著有《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简史》等书。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白话文、新诗学的倡导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