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考古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对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暂无
冯时,1958年1O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研究,旁治商周考古学、天文年代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历史文献学及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1部,发表论文百七十馀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