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精华,本书将两者合而为一,不仅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讲解,还用古代战争及权谋故事进行举一反三的事例阐述,增强了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
\n
·孙子兵法·
第一篇 始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3
观五事而知胜负/ 7
君主必须信任所用之人/ 12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诡诈/ 16
战前预算胜负概率/ 20
第二篇 作战篇
不宜长期用兵/ 24
将敌人之资为我所用/ 28
激起士气方能胜/ 32
第三篇 谋攻篇
不战而胜为上策/ 36
力不如敌时避其锋芒/ 41
国君不宜干涉战事/ 44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48
第四篇 军形篇
先求不败后求胜/ 52
打败注定失败的敌人/ 56
心存侥幸往往不能取胜/ 60
势不可挡,才能取胜/ 63
第五篇 兵势篇
正兵对战,奇兵制胜/ 67
出击敌人,动作要迅猛/ 72
变化表象,调动敌军/ 75
选择人才,为军队造势/ 79
第六篇 虚实篇
把敌人引到预定战场/ 83
攻打敌人必定救援之地/ 86
分散敌人的兵力/ 89
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 93
根据敌情变化而改变战术/ 97
第七篇 军争篇
以迂为直,不误军争/ 101
有效利用指挥作战的手势
和号令/ 106
避开敌人的锋芒 / 109
小心敌人的诡诈/ 112
第八篇 九变篇
权衡利弊,适时放弃/ 115
将领有五个致命弱点/ 119
第九篇 行军篇
四种地形的处军之道/ 123
观察敌情,透过现象看本质/ 128
带兵行军要宽严并施/ 133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种原则/ 137
六种战败,将帅有责/ 141
地形不可忽视/ 145
第十一篇 九地篇
“争地”之内不要强攻/ 149
深入敌国腹地时,军心更坚/ 153
蒙蔽视听,隐藏意图/ 157
置之死地而后生/ 161
观察诸侯意图,谨慎结盟/ 165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战效果显明,应择势而用/ 170
第十三篇 用间篇
间谍是取胜的关键/ 175
·三十六计·原 序/ 182
第一计 瞒天过海/ 183
第二计 围魏救赵/ 186
第三计 借刀杀人/ 188
第四计 以逸待劳/ 191
第五计 趁火打劫/ 194
第六计 声东击西/ 196
第七计 无中生有/ 198
第八计 暗度陈仓/ 201
第九计 隔岸观火/ 204
第十计 笑里藏刀/ 207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210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213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216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218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221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223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226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228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231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235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qiào)/ 238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241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243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guó)/ 246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249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252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255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258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261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264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267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270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273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276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279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282
显示全部信息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