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计测与增汇技术
收藏
评价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计测与增汇技术
商品编号:2672813
ISBN:978703051135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周国模 等
出版日期:2017-06-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S795
页数:357
册数:1
大约重量:19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28.6 (6.5折)
原价:¥1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竹子生长快速,更新特殊,一次成林,可长期利用,蕴藏着巨大的固碳潜力,竹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书围绕竹林碳过程、碳监测、碳增汇三条主线,基于多角度、多维度、多尺度方式,采用多过程结合、多手段联合、多技术融合,用14 章的篇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竹林碳生成、转化、分配、迁移等全过程特征,碳储量碳通量动态监测方法,以及竹林增汇减排技术等,旨在为竹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章 竹林资源与生长利用 1
1.1 竹子及竹林资源分布 3
1.2 竹子的生物学特征 3
1.3 竹子利用及碳汇功能 4
主要参考文献 6
第二章 毛竹林笋期生长与碳积累特征 9
2.1 毛竹快速生长与碳储量动态 11
2.1.1 研究区概况 11
2.1.2 研究方法 12
2.1.3 结果与分析 12
2.2 毛竹快速生长期碳积累特征 17
2.2.1 研究方法 17
2.2.2 结果与分析 18
2.3 小结 20
主要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 毛竹固碳的光合生理特征 23
3.1 毛竹光合作用时空特征 25
3.1.1 研究区概况 25
3.1.2 研究方法 26
3.1.3 光合作用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特征 27
3.1.4 叶片气体交换的日变化 27
3.1.5 林冠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响应 29
3.1.6 毛竹光合作用时空特征小结 29
3.2 毛竹光响应模型构建 30
3.2.1 光响应曲线测定 30
3.2.2 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与分析 31
3.2.3 光响应曲线模拟小结 34
3.3 毛竹光合生理对气候变化的短期响应 35
3.3.1 研究方法 35
3.3.2 毛竹光合作用对C02浓度短期升高的响应模拟 37
3.3.3 毛竹光合作用对温度短期变化的响应模拟 38
3.3.4 讨论 42
主要参考文献 43
第四章 毛竹固碳过程液流变化特征 45
4.1 毛竹液流变化“竹—鞭一笋”系统设计 47
4.2 系统的构建 48
4.3 液流测量仪器安装与数据采集 49
4.3.1 仪器介绍 49
4.3.2 仪器安装与数据采集 50
4.4 其他相关数据的采集 50
4.4.1 对照系统含水率和笋高测量 50
4.4.2 光合生理和环境参数的测量 51
4.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4.5 结果与分析 51
4.5.1 毛竹“竹一鞭一笋”系统内液流的动态变化 51
4.5.2 竹鞭和竹笋含水率变化 56
4.5.3 “竹一鞭一笋”系统的边材液流与含水率动态 57
4.5.4 毛竹叶片生理参数及其对光响应的比较分析 60
4.6 小结 65
主要参考文献 65
第五章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特征 67
5.1 研究区概况 69
5.2 研究方法 69
5.2.1 野外调查与采样 69
5.2.2 室内分析 70
5.2.3 计算方法 70
5.3 结果与分析 70
5.3.1 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分析 70
5.3.2 毛竹各器官碳储量 71
5.3.3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72
5.3.4 毛竹林碳素年固定量的推算 73
5.3.5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比较 73
5.4 小结 75
主要参考文献 75
第六章 竹林风化碳汇与植硅体固碳特征 77
6.1 毛竹对硅酸盐岩风化碳汇和植硅体碳汇的影响 80
6.1.1 研究区域 80
6.1.2 研究方法 80
6.1.3 结果与分析 80
6.2 不同生态型竹子的硅分布特征 85
6.2.1 研究方法 85
6.2.2 结果与分析 86
6.2.3 结论与讨论 88
6.3 我国重要丛生竹硅储量 90
6.3.1 研究区域 90
6.3.2 试验设计 91
6.3.3 数据处理 92
6.3.4 结果与分析 92
6.3.5 结论与讨论 95
主要参考文献 97
第七章 基于测树因子的毛竹林生物量碳储量估算 101
7.1 毛竹林测树因子概率分布模型构建及其理论基础 103
7.1.1 优选熵概率分布模型构建 104
7.1.2 多尺度概率分布模型构建 105
7.1.3 二元概率分布模型 106
7.2 毛竹单株生物量模型构建 111
7.3 耦合测树因子概率分布模型的生物量多尺度估算 111
7.4 资料来源 112
7.4.1 测树因子概率分布资料 112
7.4.2 单株生物量模型构建资料 113
7.5 结果与分析 113
7.5.1 测树因子概率分布函数 113
7.5.2 单株生物量模型构建结果 124
7.5.3 区域尺度毛竹林生物量估算 126
7.6 结论与讨论 128
7.6.1 测树因子概率
周国模,男,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期从事森林固碳机理与增汇技术、碳汇监测与计量及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带头人。曾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作为森林碳汇方面的专家连续七年应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多年来,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二、第四),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排名靠前)。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948项目l项。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Forest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entific Reports、IEEETGRS、《中国科学》等靠前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多篇,其中SCI收录75篇,撰写学术专著4部。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