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民国时期捐资兴学制度研究
收藏
评价
民国时期捐资兴学制度研究
商品编号:2653761
ISBN:978703052633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冉春
出版日期:2017-05-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522.74
页数:204
册数:1
大约重量:7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5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2.34 (4.9折)
原价:¥6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捐资兴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相关制度由清末开始创设,民国时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教育经费严重匮乏的民国时期,捐资兴学可谓维系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经济命脉。时至今日,仍是激励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的重要途径。《民国时期捐资兴学制度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捐资兴学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制度演变、实施过程,深入探讨其历史成效与缺陷,力求为当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经费的保障等方面提供历史借鉴,以利于更充分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民国时期捐资兴学制度研究》对教育史、经济史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适合对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体制改革等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前言
第一章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酝酿与确立1
第一节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酝酿2
第二节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确立5
第三节清末捐资兴学制度的成效11
第二章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时代背景23
第一节教育财政体制先天不足24
第二节教育经费频遭挤占挪用30
第三节长期内外战乱带来的直接损害33
第四节教育经费独立运动破产35
第三章民国捐资兴学褒奖制度的演变与实施41
第一节北洋政府时期42
第二节国民政府时期53
第四章民国时期捐资兴学活动中的重要群体81
第一节商人捐资兴学82
第二节华侨捐资兴学92
第三节要员捐资兴学106
第四节女子捐资兴学115
第五节家族捐资兴学122
第六节庙产捐资兴学127
第七节其他捐资群体136
第五章民国时期的教育捐税制度147
第一节制度演变148
第二节具体构成153
第六章民国捐资兴学制度的历史评析163
第一节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164
第二节促进学校数量的增长167
第三节制度体系的既有缺陷182
结语188
参考文献193
后记205
冉春,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1997-200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教育史与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