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收藏
评价
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商品编号:2651720
ISBN:978752030271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跃
出版日期:2017-05-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X321.23
页数:434
册数:1
大约重量:10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85.97 (7.3折)
原价:¥11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在尽可能占有档案、方志、实录、调查报告和游记等一手史料的基础上,立足于史学的实证考察,引用统计方法,分析有清一代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管理政策变化、东北人口的变迁、东北农耕经济的发展、东北生态资源的利用、自然灾害发生等因素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争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务求史料真实,结论客观可信。
绪论一选题意义二研究现状三研究思路及方法四基本史料和文献评介五研究创新点第一章东北地理区位与清代以前生态环境概述第一节东北地理区位一清代东北地区的范围二自然地理条件的整体性三自然气候的多样性四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第二节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特点一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概述二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特点第二章清初的东北生态环境第一节清入关前东北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一东北北部、东部和辽东半岛的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二东北南部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新变化三战争对辽河两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节清人关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缓慢复原一迁都京师与“从龙入关”二辽河东岸地区的生态环境三辽河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第三节“辽东招垦令”的实施与辽东经济恢复一“辽东招垦令”的颁布二“辽东招垦令”的实施三辽东经济的缓慢恢复四复合式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三章封禁前的东北生态环境第一节“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与流人、流民的进入一“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二柳条边的修筑三流人的进入与开发东北四关内移民的进入及其经济活动第二节城镇缓慢恢复与农田增加一城镇恢复与兴起二旗地的增加三民地的增加四从旗民互垦到旗民分界第三节四大围场和三大官牧场的设立一木兰、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四大围场的建立与管理二养息牧、大凌河和盘蛇驿三大官牧场的设立三皇室与满洲贵族的狩猎活动第四节封禁前东北生态环境变化一东北人文环境的扩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变二围场、牧场的设立与一定范围内环境的保护第四章封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第一节封禁政策的实施一封禁政策颁布的背景二封禁政策的颁布三封禁政策的实施第二节清皇室与贵族垄断东北资源一盛京内务府皇庄二贡山、贡河与贡江三官采人参制度四皇室对貂皮、人参和东珠的垄断第三节东北地方特殊机构的经济活动一盛京总管内务府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三布特哈总管衙门四东北三将军衙门第四节关内流民在东北的经济活动一关内流民的垦殖二关内流民的私采三关内流民的私伐与偷猎第五节耕地的扩展与生态环境变迁一京旗屯垦与旗地增加二官牧场及官荒的初步开垦三农业生态的扩展与原始生态的缩小第六节自然灾害频发与赈灾救济一自然灾害频发二赈灾救济第五章弛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第一节清朝弛禁与移民的拥人一从严禁到弛禁二移民大量涌入第二节官荒局部丈放与森林、草原生态的破坏一奉天官荒的部分丈放二吉林官荒的局部丈放三黑龙江官荒的局部丈放四热河及东三蒙地区的局部丈放五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第三节城镇繁荣与生态环境的改变-一城镇的增加与繁荣二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变一第四节清政府管理下的森林采伐一政府建筑工程对森林的采伐二政府管理下的商业采伐三森林资源的减少第五节珍稀生态资源的锐减一虎、貂等动物资源二人参、甘草等野生药用资源三东珠、鲟鳇鱼等珍稀水产资源四禁山的维护与最终解禁五资源锐减与采贡制度的名存实亡第六章解禁后的东北生态环境第一节解除封禁与人口剧增一清末东北局势新变化二解除封禁与移民实边三全面放垦与人口剧增第二节朝鲜流民对东北资源的开发一清朝前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中国东北二清朝中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中国东北三清朝晚期朝鲜流民大量进入中国东北第三节俄国、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一俄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二日本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三东北森林资源的消损第四节东北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一水土流失加剧与洪水泛滥二草原沙漠化出现三河道淤浅与辽河水运的衰落四辽泽的消失与辽东湾海岸线的扩展第五节鼠疫等自然灾疫的暴发与社会应对一清末黑龙江捕獭风行与鼠疫的暴发二生态灾害的增多三政府与社会民众对灾疫的应对总结一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特点二影响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三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经验参考文献后记显示全部信息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