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研究
收藏
评价
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研究
商品编号:2639207
ISBN:978751619777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文成著
出版日期:2017-01-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630.3
页数:296
册数:1
大约重量:8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3.25 (7.3折)
原价:¥73.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考试权问题是公务员考试的根本性问题。公务员考试权的规范运行,既是公务员考试活动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客观公正选拔人才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党的“好干部”选拔标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除绪论外,本书对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基础、权属确立、失范成因、失控分析、路径选择等层面展开探讨。与同类研究相比,本著作突出三个研究维度:一是注重运用政治学原理和公共行政学理论、考试学原理对公务员考试权进行界定,并明确权力主体,匡定国家考试权力和考生合法权利的要素范畴。二是一改以往对公务员考试权问题单纯进行制度研究的思维范式,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政府治理理论和实证分析法等工具,对公务员考试权问题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三是针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主考、办考相分离的分权体制和办考主体多元化的多中心模式,有利于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考试权的科学运行,提高考试质量。
前言引论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二)问题提出(三)研究意义二研究概述(一)国外关于公务员考试权的相关研究(二)国内关于公务员考试权问题的研究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一)思维路径(二)创新点与难点(三)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第一章公务员考试权的基本理论一考试权的概念(一)考试关系与考试权(二)考试权的内涵与特点二公务员考试权的概念(一)公务员考试制度与公务员考试权(二)公务员考试权的内涵(三)公务员考试权的性质三公务员考试权的特征与功能(一)公务员考试权的价值目标(二)公务员考试权的特征(三)公务员考试权的功能第二章公务员考试权的发育及“话语流变”一根基:科举考试制度(一)科举前身(二)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三)科举考试权的基本内核(四)科举考试权对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借鉴意义二发育:孙中山考试权独立思想与实践(一)考试权独立思想的特定意涵(二)权能分立论下考试权独立的价值理想(三)考试权独立思想的实践遭遇(四)考试权独立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公务员考试权确立的现实观照三催化: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一)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容(二)西方文官考试权运行的基本特点(三)对我国公务员考试权确立的启示四重塑: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确立(一)公务员考试权的萌芽(1982—1988年)(二)公务员考试权的探索(1989—1992年)(三)公务员考试权的确立(1993—2005年)(四)公务员考试权的完善(2006年至今)第三章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理论探析的多维视角一政治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信用契约理论(一)公务员考试信用契约的政治理论分析(二)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属性(三)公务员考试信用的政治契约逻辑二法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法治化治理(一)立法为据(二)执法治理(三)司法护航三社会学视角:作为社会设置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一)价值系统(二)规范系统(三)人事系统(四)设置系统四文化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文化解构(一)公务员考试文化及特征(二)公务员考试文化的构成(三)公务员考试文化的功能第四章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机制的现实批判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一)成绩与经验(二)问题与局限二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制度缺陷概述(一)行使主体混乱(二)权责范围不清(三)技术规范不(四)法律责任不严三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承载主体(一)笔试理想效应与现实问题(二)面试理想效应与现实问题第五章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现实域境一考试与社会环境的一般关系探讨(一)考试社会环境的概念(二)考试社会环境的组成要素(三)考试社会环境对考试权的制约二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多重域境(一)经济环境的影响(二)政治环境的影响(三)文化环境的影响(四)社会环境的影响(五)法制环境的影响三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糟粕式微与精华复归(一)宏观层面(二)微观层面第六章中国公务员考试运行机制的阻滞渊源一政府职能二重性的内在紧张二政府行为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冲突三政府的委托代理问题四政府行为的内部性五政府主考能力的缺位(一)政府主考、办考能力需提升(二)体制性根源:职能转型格局中的主考、办考界限不清第七章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逻辑和控制原理一我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逻辑(一)有限政府:公务员考试权力主体的合理分置(二)法治政府:以法治考的制度保障(三)民主政府:考试权力约束机制的理性构建(四)责任政府:考试主体之间责任的明晰化分工二我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控制原理(一)人本原理(二)控制原理(三)差异原理(四)责任原理第八章当代社会价值诉求中公务员考试权的体制重构一公务员考试管理者结构重塑:主办考分离,主考多元化(一)主办考分离(二)办考主体多元化二公务员考试涉及者角色调整:考生参与和社会监督(一)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二)加强社会监督三公务员考试程序的规划完善(一)考试设计权控制(二)考试实施权控制(三)考试评分权控制第九章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环境保障一经济环境保障(一)市场审视角度下鼓励多元主体治理创新(二)用网络技术改善信用制度的经济生态二政治环境保障(一)“法理社会理论”的法制要求(二)防止“权力寻租”滋生(三)“社会公仆”的时代践行三文化环境保障(一)端正思想理念(二)重构价值理念(三)传承教育理念四社会环境建设(一)传统风俗新功能(二)信息公开重监督五法制环境保障(一)明确权利(二)行政救济(三)司法救济六信用环境保障(一)优化考试系统自身的信用功能(二)强化考试心理契约的信用机制(三)完善考试制度契约的信用机制(四)提升考试社会契约的信用机制基本结论参考文献显示全部信息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