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星数学课赏析》是文老师近十年来的部分课堂教学记录,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大力推进的十年,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剧烈变革的十年。社会转型期的功利化思想严重侵蚀本应充满理想化色彩的教育改革事业,为了追逐功利,政府、家长和学校普遍都被“升学率”“重点率”所驱使,“教育中的GDP主义”大行其道,以高考成绩论英雄,为了追求短平快的眼前利益,不惜牺牲学生的未来。总之,基础教育中弥漫着急功近利的风气,与“培养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人”的目标渐行渐远。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对此都不能袖手旁观。文老师就是付诸行动者,他以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到底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刻反思而概括出“发展思维能力,组织有效训练,揭示知识背景,展示数学文化”的教学要义。这是一线教师坚守教育的理想,甘于清贫、摒除诱惑,“十年磨一剑”而成的正果,令人钦佩。
《文卫星数学课赏析》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对引言课、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复习课、探究性教学等,都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建议,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从中得到诸多启发。
暂无
作者简介:Jean Audouze世界重量级天体物理学家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全委会主席
Jean Audouze(让·欧杜兹):
让·欧杜兹毕业于著名的巴黎高师,曾先后担任法国最著名的学府——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教授、法国国立科研中心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法国La Villette文化科技园区主席、法国总统密特朗先生的科学顾问、法国大皇宫科学馆馆长。自2014年7月起, 让·欧杜兹担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他也是欧洲创新沙龙的组织者、法国科研中心科学丛书主编,是一位集科研、教学、政治与博物馆管理为一身的大家。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天体核物理学、宇宙化学元素构成、星系演变、星际介质、恒星以及宇宙学。他曾出版科学著作《宇宙有方向吗 》(LUnivers a til un sens )、《发现天空》(Le Ciel à découvrir)等16部,独立及联合发表了二百五十多篇文献。他担任国际组织“和平的种子”的主席一职,该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他曾与法国著名建筑师Denis Laming(岚明)共同主持“中法深圳对话”论坛。获得过法国“学术棕榈骑士”勋章。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他于1997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委员会委员,在全球科学与技术伦理委员会的筹备过程中负责科技工作组“能源伦理”这一课题的研究。2006至2007年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重大科研项目国际专家组成员。2010年9月至今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主委会主席。鉴于他在科学领域的公众传播与推广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卡林加科普大奖(该奖项的上一任获得者是依夫葛本在1984年获得)。
他在职业生涯中组织过多场国际专题交流研讨会。他曾被欧洲航天局选中进入国际十人小组,主要负责确定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项目。这个研究小组发起了一个观察遥远的超新星的计划,该计划促成了其中一位天文学家荣获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组织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主题为“天文空间研究的角色”的联合专题研讨会,该主题也作为2010年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国际天文年的闭幕文献。
本书翻译:郭宇冈、Alain Guo
郭宇冈: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专业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硕士、法国普瓦提埃大学金融学硕士与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经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会上市公司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法国法律与经济学会理事。
在法国出版过金融学术专著和多本文化读本,用中文、法文或英文发表经济学论文和文化随笔数百篇,翻译多篇专业论文和多本科普或文化类著作。
Alain Guo:
生于法国Poitiers,母语为法语和中文双语,其他学习的语言有:英语、德语和拉丁语。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