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声音》为作者王朝军近年来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文章,共分为四辑。辑一,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长篇小说文体流变的梳理和研究,属于综论性质。辑二,主要是对山西新锐作家作品的评论。辑三,对中外经典小说(主要是长篇)进行重新解读。辑四,乃网络通俗小说刚刚兴起时,所作的一些探讨和研究。
第一辑具象阐述之前
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流变
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流变(2000—2
站在山西“80后”小说家身后
文学批评离“真正”还有多远?——从习近平《讲话》看文学批评现状
第二辑作家与作品
阎连科:荒诞,灵魂深度的真实
走在抵达大众内心的路上——借《暗算》和麦家论文学
他们,她们——在《静乐阳光》下
“我他妈的”在焦虑——手指小说述评
杨遥的“非马”
发现上帝之手后——且说浦歌《大鱼的模样》
从厚描到厚述——睁眼看浦歌《离那儿不远有个养老院》
“第四种人”的囚徒语录——读孙频小说集《无极之痛》
寒冬夜奔的灵魂——读陈克海小说的思与谈
杨晋林小说《柔毛之过》的素与荤
从阿Q到疤瘌四——话说张全友的小说《仿佛》
苏二花的《秘密》与小说技术化的界限
从小就是一生——曹向荣《四月花》的浪漫主义诉求
什么在发生,什么已发生——续小强《反向》:路肩上的蚂蚁
只有少数几个词——相逢令剑与他的诗
天空压得很低——阿微木依萝的散文世界
宁真率,毋安排——读林鹏《东园公记》小语
第三辑经典小说之又一种声音
“人形”之后——王蒙之《活动变人形》
重塑民族的魂灵?——陈忠实之《白鹿原》
为凋敝的乡村“竖碑”——贾平凹之《秦腔》
尘埃之旅——阿来之《尘埃落定》
门里门外的“玫瑰战争”——铁凝之《玫瑰门》
“活着”的态度——余华之《活着》
抗争的悲壮,悠远的悲悯,彻骨的悲凉——迟子建之《额尔古纳河右岸》
一场不折不扣的喜剧?——格非之《春尽江南》
世上所有的秘密都藏在梦中——麦家之《解密》
难不成也是个谜?——苏童之《河岸》
点点杨花入砚池——王安忆之《天香》
幽幽“蛙”鸣——莫言之《蛙》
这“人间”不来也罢——李锐之《人间》
前世相约的“牢”——严歌苓之《陆犯焉识》
让荒诞照进现实——阎连科之《受活》
那道坎儿——张翎之《金山》
错过了什么,放下了什么——方方之《水在时间之下》
之于现在的意义——路遥之《平凡的世界》
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路遥之《人生》
美了美了美了——王朔之《看上去很美》
苦难与清香——吕新之《白杨木的春天》
一重,二重,三重——韩寒之《三重门》
每一代人的青春标签——笛安之《告别天堂》
“风筝”飞向哪里——卡勒德·胡赛尼之《追风筝的人》
它属于所有能够理解那段历史的人——约翰·伯恩之《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巴别塔”的美——卡洛琳·帕克丝特之《巴别塔之犬》
这真的是一个小故事而已——马克斯·苏萨克之《偷书贼》
孤独,却不孤单——维多利亚·希斯洛普之《岛》
连上帝都在哭泣——弗兰克·迈考特之《安琪拉的灰烬》
第四辑通俗小说可观者
对于“玄幻小说”的一种描述与分析
《诛仙》的情道
“盗墓小说”浅谈
“古墓”密码——《盗墓笔记》之我见
“青春校园小说”印象
“悲伤”的河流——读郭敬明小说《悲伤逆流成河》
“言情小说”概览
《绾青丝》:现代爱情的历史演绎
后记
王朝军,笔名忆然。山西省作协首届签约文学评论家。1980年生于山西晋城,200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学教师,后历任《名作欣赏》杂志社编辑、首席编辑、副主编,现供职于某出版社。在《文艺报》《山西文学》《黄河》《都市》《山西日报》《太原日报》《新作文》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及散文百余篇,现为《黄河》杂志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