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事件与地壳演化
收藏
评价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事件与地壳演化
商品编号:2625145
ISBN:97870305249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朱文斌,葛荣峰,舒良树,郑碧海
出版日期:2017-05-01
开本:2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P534.1
页数:437
册数:1
大约重量:12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90.28 (6.5折)
原价:¥13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以塔里木拉通北缘前寒武纪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厘定了该区前寒武纪地质体的岩石组成及各岩石单元的大致分布范围;限定了各类岩石的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背景;探讨了变形与变质作用的期次、年代学格架、温压条件和P-T-t轨迹;阐述了变质杂岩体中混合岩的浅色体和暗色体的物质来源、形成时代及混合岩化机制。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塔里木拉通前寒武纪地壳生长与再造、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超大陆汇聚-裂解的关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前言
第1章前寒武纪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
1.1前寒武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1.1.1大陆地壳的起源、生长与演化
1.1.2超大陆旋回
1.1.3增生造山作用与前寒武纪地质演化
1.2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
1.2.1太古宙岩石的确认及地壳演化的探讨
1.2.2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及其对Columbi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
1.2.3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响应
第2章太古宙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
2.1研究意义
2.2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2.3分析结果
2.3.1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
2.3.2锆石Hf-O同位素
2.3.3地球化学特征
2.4讨论
2.4.1太古宙岩浆岩的形成与变质时代
2.4.2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太古宙地壳演化
2.4.3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2.5小结
第3章古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热事件
3.1古元古代晚期沉积-变质-混合岩化作用
3.1.1研究意义
3.1.2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3.1.3变质-变形分析及变质温压估算
3.1.4古元古代表壳岩与混合岩锆石U-Pb-Hf-O同位素特征
3.1.5讨论
3.2古元古代晚期岩浆作用
3.2.1研究意义
3.2.2野外地质及岩相学描述
3.2.3锆石U-Pb年龄
3.2.4锆石Hf-O同位素特征
3.2.5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3.2.6讨论
第4章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热事件
4.1新元古代岩浆作用概述
4.2新元古代酸性岩浆作用
4.2.1研究意义
4.2.2地质背景
4.2.3野外地质与样品描述
4.2.4锆石U-Pb年代学
4.2.5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2.6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2.7岩石成因
4.3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作用
4.3.1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岩墙野外产状
4.3.2基性岩墙中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
4.3.3基性岩墙的地球化学特征
4.3.4基性岩墙的岩浆演化过程
4.3.5基性岩墙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讨论
4.3.6基性岩墙指示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过程
4.4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
4.4.1野外地质关系及岩相学特征
4.4.2全岩地球化学
4.4.3矿物成分与相平衡模拟
4.4.4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
4.4.5讨论
4.4.6小结
第5章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形成时代及背景
5.1地质背景
5.1.1蓝片岩的分布
5.1.2蓝片岩的物质组成
5.1.3蓝片岩的变形特征
5.2蓝片岩形成的温压条件
5.2.1高压相的确定
5.2.2温压条件估算
5.2.3南北差异
5.2.4俯冲极性探讨
5.3蓝片岩原岩形成时代与背景
5.3.1地球化学特征
5.3.2构造背景分析
5.3.3洋壳的形成年龄
5.4变质沉积岩的物源和蓝片岩的形成时代
5.4.1问题的提出
5.4.2样品采集和测试结果
5.4.3讨论和结论
第6章塔里木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
6.1太古宙地壳生长与构造演化
6.2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的构造背景
6.3塔里木北缘新元古代长期增生造山模型
参考文献
彩图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