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中的一部,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至1884年的生活,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广泛地描写了十九世纪70年代俄国下层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的瓦解过程,创造出了一个能干、求知欲很强烈的少年的生动形象,是重要的革命文学经典。
暂无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