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刘宪权教授刑法课上的录音整理出来的,刘宪权教授的刑法课因生动有趣而广受学生们喜爱,使得本书也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征,不失为一本极具特色的刑法学教科书。
\n《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二版)一书是在《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出版。此书是根据刘宪权教授刑法课上的录音整理出来的,刘宪权教授的刑法课因生动有趣而广受学生们喜爱,使得本书也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征,不失为一本极具特色的刑法学教科书。本次再版在原版的基础上主要有三处较为明显的修改与补充:一是根据我国刑法近年的修订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二是在讲演内容的基础上将使相应的知识结构更加明确并补充相应的基础知识,使该书具有较强的教材性质,以便于学生们在课堂上作为教材使用;三是增加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案例,并加以分析,以增强本书的司法实践指导性。
\n随着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以及近年来诸多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陆续出台,无论是刑法总则还是刑法分则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的,本书的较多内容就需要进行增删修订,因而对《刑法学名师讲演录》进行修订,形成了《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二版)。
前言·001
第一讲 刑法学概述·001
一、 刑法学的历史和最新发展·002
(一) 清末刑法学的转轨·002
(二) 民国时期刑法学的发展·003
(三) 新中国前三十年刑法学的主要成就·003
(四) 改革开放后刑法学的发展·004
二、 刑法学的基本内容·007
三、 学习刑法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009
(一) 学习刑法学的理论意义·009
(二) 学习刑法学的实践意义·011
第二讲 刑法概述·018
一、 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018
(一) 刑法的概念·018
(二) 刑法的性质和任务·020
二、 我国刑法的产生和发展·022
(一)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法·022
(二) 新中国成立后刑事法律的初步发展·023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定和颁布的过程·023
(四)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的问题·024
三、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032
(一) 刑法的体系·032
(二) 刑法的解释·034
第三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039
一、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039
(一)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039
(二) 确立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041
二、 罪刑法定原则·042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042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045
(三)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047
(四)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050
第四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055
(五) 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055
三、 平等适用原则·069
四、 罪刑相当原则·071
(一) 罪刑相当原则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基础·071
(二) 罪刑相当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和体现·071
第五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075
一、 刑法效力范围概述·075
二、 刑法的空间效力·075
(一) 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075
(二)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077
三、 刑法的时间效力·083
(一) 刑法的生效和终止·083
(二) 刑法溯及力的问题·084
(三) 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094
第六讲 犯罪概述·101
一、 犯罪概念·101
(一) 犯罪概念的立法类型·101
(二) 犯罪本质的理论分析·102
(三) 我国刑法的犯罪概念和特征·103
二、 犯罪的分类·112
(一) 犯罪的理论分类·112
(二) 犯罪的立法分类·115
第七讲 犯罪构成·117
一、 犯罪构成概述·117
(一) 犯罪构成理论沿革·117
(二) 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119
(三)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120
二、 犯罪构成要件·121
(一) 犯罪构成的要件·121
(二) 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122
(三) 犯罪构成的类型划分·123
三、 犯罪构成与定罪·125
第八讲 犯罪客体要件·127
一、 犯罪客体要件概述·127
(一) 犯罪客体的概念·127
(二)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29
二、 犯罪客体的分类·130
(一) 犯罪客体在理论上的分类·130
(二) 犯罪客体在立法上的分类·133
(三) 犯罪客体的立法形式·134
三、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135
(一) 犯罪对象的概念·135
(二)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135
(三) 研究犯罪对象的意义·137
第九讲 犯罪客观要件·139
一、 犯罪客观要件概述·139
(一) 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139
(二) 犯罪客观要件的特征·140
(三) 研究犯罪客观要件的意义·140
二、 危害行为·141
(一) 危害行为的概念·141
(二) 危害行为的特征·144
(三) 危害行为的形式·146
(四)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刑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艾柔默斯大学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刑法学教学和研究。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