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对大别山早白垩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的研究表明,大别山早白垩世存在超级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富集地幔特征与减薄机制》选择早白垩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及侵入其中的各类岩脉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调查、年代学、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大别山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是典型的I型富集地幔,超级富集的同位素特征是由地壳同化混染导致的。通过对各类岩脉及寄主岩成分特征的对比,认为岩石圈地幔在这些岩脉侵位时还在继续加厚,其减薄发生的时间较晚。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大别山早白垩世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及成因第二节大别山早白垩世富集岩石地幔的减薄机制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及岩体地质特征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一、大别山及邻区构造-岩石单元二、大别山侵入岩第二节岩体地质特征第三章矿物化学特征第一节小河口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一、橄榄石二、辉石三、黑云母四、斜长石五、角闪石第二节碱性岩脉一、斜长石二、黑云母与角闪石三、辉石第四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一节小河口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第二节碱性岩脉第五章大别山碱性辉绿岩脉年代学第六章大别山早白垩世富集地幔特征第一节岩浆分离结晶第二节岩浆同化混染第三节岩浆分离结晶与同化混染模拟第四节大别山早白垩世富集地幔特征第七章大别山岩石圈地幔减薄机制第一节碱性岩脉成因第二节岩石圈地幔减薄机制主要参考文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