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代表了一种难得而独到的努力。23位在中美两所高校任教、具有不同学术训练的历史学家,通过各自的研究,建构起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史学笔谈,内容涵盖史学理论、史学史、世界史研究与教学,既有对传统史学领域(如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革命史、文化史等)的精致个案研究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史学方法与史学史
1. 近代早期欧洲的老年妇女:作为分析范畴的年龄 -- 波 琳
2. 数字史学: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20年 -- 莫思特
3. 作为公共史学的口述史:通过见证来创造和解释过去 -- 康艾琳
4. 外交官、公民与跨国网络: 21世纪的美国冷战史研究 -- 卢淑贞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美国移民政策史研究 -- 韩 玲
6. 美国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近期研究-- 包安廉
7. 多棱镜下的《大自然与权力》:环境史写作的再思考 -- 慧黛米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世界史)
1. 东南亚与中国、印度的文明对话:从东南亚文明多样化谈起 -- 程爱勤
2. 罗马—拜占廷帝国的社会变迁在丝路交往中的影响 -- 郭云艳
3. 统一天下的理想与力不从心的权力:公元10世纪伊斯兰帝国的权争 -- 贝柯丽
4. 英国都铎王室领地探析 -- 张殿清
5. 从欧洲自由主义到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历史的反思 --欧保罗
6. 二战前日本政党政治探析 -- 连会新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北美史)
1. 论墨西哥波菲里奥时代的现代化 -- 张家唐
2. 布拉塞罗项目与美墨跨境劳工组织研究,1948—1955--海安迪
3. 美国革命有多革命?从“新军事史”中寻求答案-- 薄卫恩
4. 《独立宣言》阐微 -- 刘 研
5. “我们亲爱的家园在此、在彼,无处不在”: 论内战前美国的修道院革命 -- 马约夫
6. 美国现代化进程论纲:略论“拓荒性”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宋东亮
第四部分 世界史教学
1. 《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挑战与变革 -- 孙艳萍
2. 在21世纪亲历中世纪宗教史:来自朝圣之旅的反思 --费凯伯
3. 历史教学:芬兰模式及其全球影响力 -- 傅雪仑
4. 作为政治的历史知识:中国的美国史书写与教学(1949—2009)-- 王 希
作者、编者简介
索引
显示全部信息
王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著有《民主的考验:黑人选举权与北部共和党人的政治 (1860—1910)》,《原则与妥协: 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历史第11卷》(合著)。译著包括《美国自由的故事》和《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肖红松,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华北区域史、中日关系史。著有《近代河北烟毒与治理研究》和《中共政权治理烟毒问题研究——以1937—1949年华北乡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