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 相关资料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变,利益多元化和个体化,导致的个人自身独立化、经济个体化、精神主体化,个人主义在当代社会被越来越多人认同。这是个人主义在中国得以张扬的现实基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涌人,也为其泛滥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它在中国也有私有制的根基。虽然在儒学传统中,家是传统文化的出发点,个体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集体中的一个角色,国家的一个分子,由家而推演出国,国是家的放大。但也不能否认,中国也有个人主义思想的萌芽,我们不能用思想文化的运演来代替历史的真实发展,深埋地下的巨大暗流是对个体发展的向往和追求,基本精神即个人主义。这在市井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得*为明显。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个人主义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这不是用理论批判所能消除的,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但有学者对个人主义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个人主义并非是思想异端和洪水猛兽,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个人主义对于现代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个人主义基础。这种社会思潮实际上是倒果为因,个人主义产生的首要原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是文化思想抽象的逻辑演变。中国落后与先进决不是哪一种社会思潮能够决定的,它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个人主义的诸多消极影响,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个人主义本质上就是多元主义、相对主义、经验主义和反英雄主义的,因此,连同上帝一起被埋葬的就还有历史的规律、为实现历史规律而奋斗的理想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平凡人,的世界:七情六欲,全凭感觉;功名利禄,牵肠挂肚。然而,这又是一个可怕的世界:没有激情、理想和对未来的展望,没有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崇奇的追求,只有冷冷的钱在流动。
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 文章节选
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 参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