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发展援助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是受援国也是援助国,作为援助国,非洲曾是我国重点援助的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即对非洲地区开展援助,援助的规模日益扩大,援助的金额日益增加,援助的模式日益多样化,而卫生发展援助即其中的援助模式之一。 本书以乌干达为焦点,从医疗发展援助角度切入,分析评判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模式、特点以及援助的有效性。
引言
第1 章“选点”: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
第一节来自中英全球支持项目的命题作文
第二节有关援助的议题
第三节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 章“布局”: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
第一节社会学人类学视角
第二节卫生发展援助的“嵌入性”
第三节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
第四节评价DAHCU有效性的视角与维度
第五节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类
第六节实地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3 章援助何为:理论与实践中的争议
第一节援助何为?
第二节援助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对外援助格局的转变
第4 章双边之一:受援方视角
第一节非洲接受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二节乌干达接受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5 章双边之二:援助方视角
第一节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二节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三节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
第6 章中国对乌干达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一节乌干达与乌干达卫生体系
第二节派遣援乌医疗队
第三节援建中乌友好医院
第四节其他数据源的补充刻画
第7 章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有效性
第一节国际援助格局变化中的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二节资源有效性:送炭效应—补充效应—聚集效应
第三节结构有效性:支点效应—邻近效应—示范效应
第四节连接有效性:结构洞效应—节点效应
第五节溢出有效性:后备效应逐步增强
第8 章“点目”:中国对乌干达卫生援助的再认识
第一节从双边到多边: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再理解
第二节沧海一粟: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位置
结语从援助到合作发展的契机
第一节从提供援助出发
第二节迈向合作发展:对发展援助和卫生发展援助趋势的判断
第三节中国的机会
附录
附录1乌干达国内大事、中乌及中非关系大事
附录2乌干达分地区的人口、面积与大区属性表(2002、2014)
附录3中国同乌干达的关系
附录4美国对乌干达提供的卫生发展援助项目表
附录5援助乌干达医疗队第1~16批队员名单
附录6中国援助乌干达医疗队工作纪实(1978~2014)
附录7中国援非医疗队派遣情况一览表(1963~2009)
附录8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事件(2000~2014)
附录9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事件(2000~2014)
附录10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项目(2000~2015,AidData数据库)
附录11中国对乌干达的卫生援助项目(2000~2015,AidData数据库)
附录12访谈数据索引
附录13金贾医院民族志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目录
图2-1理解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框架
图2-2“四重嵌入”的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实施情境
图4-1卫生发展援助经费流向(2000~2013)
图4-2卫生发展援助中各国或机构关注的重点
图4-3在乌干达的卫生受援总额中不同用途援助的占比(1995~2014)
图4-4乌干达受援中的DAH占比与国际、DAC的比较(1995~2014)
图4-5DAC卫生发展援助中前10位援助方的数额(2013)
图4-6乌干达接受的DAH中前10位援助方的数额(2013)
图4-7乌干达受援总额中援助方前10位(2014)
图4-8美国对乌干达提供援助的结构与规模(2011~2015)
图4-9美国对乌干达提供卫生发展援助的结构与规模(2011~2015)
图6-1乌干达政区图
图6-2乌干达人口年龄金字塔(2015)
图6-3乌干达的卫生服务体系(2016)
图6-4乌干达卫生管理体系(1978)
图6-5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数量与分布图(2000~2015)
图6-6中国对外卫生发展援助的项目数量与分布图(2000~2015)
图6-7中国援乌与卫援的项目数量与分布图(2000~2015)
图6-8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项目数量与分布图(2000~2015)
图7-1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网络
图8-1乌干达卫生支出中的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
图13-1金贾医院地图(2015)
表目录
表2-1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有效性指标的维度
表2-2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研究的文献来源及数量
表4-1乌干达接受的卫生发展援助及主要指定用途(1995~2014)
表6-1乌干达普查年行政区划的数量变化(1969~2014)
表6-2乌干达人口规模的变化
表6-3乌干达人口数量与密度变化
表6-42015年公立和私立非营利医疗服务机构数量
表6-5公立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状态
表6-62015年乌干达与东非邻国卫生指标比较
表6-7乌干达各级政府医院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设计、试调查(2008)以及一次调查(2010)的组织者,一任PI组组长;兼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2012~2016)、名誉院长(2016~2020);致力于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研究、调查方法的研究、社会项目的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