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以下简称《中华藏》,1982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支持下立项起步,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组成《中华大藏经》编辑局进行编辑。1994年编辑完成。全书由中华书局历经三年出版完成,计107册。集历代藏经之精华。
\n《中华藏》采用的重编影印的形式,与排印本相比,忠实于底本的优势,起到反映刻本面貌、可供研究刻本状况之功;与单纯影印本相比,它又吸收了排印本校勘的优势,把历代主要藏经行文差异汇校在一起,是读者得持一本览全局之效。也就是说,《中华藏》汇现代印刷科技之便利,积十数年孜孜校勘之苦功,使得它在写本、刻本、近现代印刷本、数码本这一汉文大藏经的发展序列中,位于近现代印刷本的最高端,从而在汉文大藏经发展史上,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地位。
\n汉译佛教典籍,绝大部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期译出的。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经序、注疏、论文、工具书、史料编辑,有一些假托译出的佛经,正统佛教徒称为“伪经”。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传统的“三藏”(经、律、论)的内容,使大藏经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百科全书。
一O四0 阿毗逵磨俱舍谕三十卷
\n尊者世親造
\n三藏法缔玄奘奉,诏譯
\n卷一(金藏赓降寺本)
\n分别界品第一
\n校劫记
\n卷二(金藏赓滕寺本)
\n分别界品第一之二
\n校勘记
\n卷三(金藏赓晦寺本)
\n分别根品第二之一
\n校勘记
\n卷四(金藏廣腾寺本)
\n分别根·品第二之二
\n校勘记
\n卷五(金藏赓滕寺本)
\n分别根品第二之三
\n校勘记
\n卷六(金藏赓晦寺本)
\n分别根品第二之四
\n校勘记
\n卷七(麓藏本)
\n分别根品第二之五
\n校勘记
\n卷八(金藏赓腾寺本)
\n分别世品第一二之一
\n校勘记
\n卷九(金藏廣胯寺本)
\n分别世品第三之二
\n校勘记
\n卷一0(金藏赓腾寺本)
\n分别世品第三之三
\n校劫记
\n守
\n……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