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梁启超研究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方法的总结之作,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国学典籍的历史,尤其注重哲学与经学的结合,关注哲学与人生的联系,叙述简洁明了,观点明确新颖,为了解梁氏治学思想的重要著作。\n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n
总论\n
第一章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n
第二章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n
第三章辨伪学的发达\n
第四章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n
第五章伪书的分别评价\n
分论·经部\n
第一章《易》\n
第二章《尚书》\n
第三章《诗》\n
第四章《三礼》\n
第五章《春秋》及其三传\n
第六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n
分论·子部\n
读书分月课程\n
序\n
学要十五则\n
最初应读之书\n
读书次第表\n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期读法\n
序\n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n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n
(丙)韵文书类\n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n
(戊)随意涉览书类\n
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n
附录二治国学杂话\n
附录三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n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n
自序\n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n
《史记》\n
《荀子》\n
《韩非子》\n
《左传》《国语》\n
《诗经》\n
《楚辞》\n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n
\n
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