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灾害评估》是在经国家批准的由地质、海洋、农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生物灾害综合研究组及各灾害管理部门和专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与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较完整的生物灾害评估理论体系和可操作性工作方法。书中着重对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生物灾害评指标体系和标准,中国地震、地质、洪涝、气象等重大自然灾害分类评估,地区与年度自然灾害综合评估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提出了建立我国生物灾害评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本书基础资料主要来自国家各减灾专业部门,依据可靠。
总序
前言
第1章生物灾害及其孕灾背景
1.1生物灾害在生态评估中的地位
1.2自然背景
1.3人文背景
第2章农作物生物灾害致灾因素的危险性
2.1农作物生物灾害类型
2.2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范围
2.3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面积
2.4农作物生物灾害发生程度
第3章草地生物灾害致灾因素的危险性
3.1草地生物灾害类型
3.2草地生物灾害发生范围
3.3草地生物灾害发生面积
3.4草地生物灾害发生程度
第4章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素的危险性
4.1森林生物灾害类型
4.2森林生物灾害发生范围
4.3森林生物灾害发生面积
4.4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程度
第5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险性
5.1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型
5.2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范围
5.3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5.4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程度
第6章农作物受害损失
6.1粮食作物损失
6.2油料作物损失
第7章草地受害损失
7.1草地生物量损失估计
7.2草地虫害评估
7.3草地鼠害评估
第8章森林受害损失
8.1森林蓄积损失
8.2直接经济损失
8.3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第9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害损失
9.1检疫性昆虫的危害损失
9.2检疫性线虫的危害损失
9.3检疫性细菌的危害损失
9.4检疫性真菌的危害损失
9.5检疫性病毒的危害损失
9.6检疫性杂草的危害损失
第10章受灾区的应灾能力
10.1受灾区的为害情况
10.2应灾能力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10.3应灾社会化服务程度与生物灾害发生程度的关系
第11章主要结论与建议
11.1主要研究内容
11.2主要结论
11.3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索引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