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现代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理论范式及应用研究
收藏
评价
现代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理论范式及应用研究
商品编号:2502835
ISBN:978751417430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何强著
出版日期:2016-10-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2-053
页数:201
册数:1
大约重量:78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9.9 (6.5折)
原价:¥4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现代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理论范式及应用研究》研究的主旨是幸福经济学理论及应用。持续提升国民幸福水平是人类社会需要研究的永恒命题之一。现代经济学把对人类发展根本福祉的研究,长期偏向到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关注,导致幸福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被长期边缘化。《现代经济学视域中的幸福理论范式及应用研究》研究立足于此,引入心理学、生物学、行为经济学等学科中提出的关于人类行为特征的理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经验研究
二、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
二、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动态经济学方法
四、描述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民幸福水平的决定机制:一个兼容性分析框架
第一节 引言:幸福悖论引起的争议及对幸福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国内外幸福悖论研究文献述评
一、第一种观点:幸福悖论是伪命题
二、第二种观点:幸福悖论现象普遍存在
三、两种对立观点的分歧剖析
四、对幸福悖论现象进行解释的文献
五、已有研究的特点及本章研究特色
第三节 国民幸福水平的理论决定机制:一个兼容性框架
一、模型设置
二、平衡增长路径中幸福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三、幸福随着消费增长呈现出的特点
第四节 国民幸福分析模型的特点及启示
一、研究幸福问题不必抛开现代经济学基本框架而另起炉灶
二、过分攀比是产生幸福悖论现象的重要根源之一
三、较大的消费惯性会阻碍居民幸福水平提升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最优个人所得税率机制设计:基于幸福增进的视角
第一节 引言:如何矫正个体因竞争而引致的负外部性
第二节 最优个人所得税率设计的文献述评及本章研究的特点
一、最优个人所得税设计的三种传统经典模型的特征
二、基于幸福经济学研究视角的最优个人所得税率模型特征
三、最优个人所得税率模型的特征
第三节 基于幸福经济学视角的最优个人所得税率机制设计
一、个体幸福模型只包含攀比效应的情形
二、个体幸福模型只包含习惯形成效应的情形
三、个体幸福模型同时包含攀比效应和习惯形成效应的情形
第四节 最优个人所得税率模型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个人所得税率设计应以增进国民幸福水平为直接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累进个人所得税制未必就是最可取的制度安排
……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中的国民储蓄率决定机制:基于幸福最大化的分析
第五章 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机制:基于国民幸福提升的研究
第六章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测度研究:基于幸福理论的拓展
附录 攀比效应、棘轮效应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悖论的一种规范解释
参考文献
后记:十年磨一剑
1981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2008~2009年曾被教育部公派到加拿大做联合培养博士生。2012年5月起担任国家统计局青年联合会委员。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