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者已成过去,创意工作者才是未来 \n工作的本质是创意 \n纵观我们身处的世界,除了自然美景,世间或伟大或平凡的事物,几乎都是人观念革新的产物,它们多数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群体创意的产物。 \n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大多数人通过掌握新知、持续学习,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但进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标志的新时代,单纯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要求。算法和机器人正在取代人类很多重复性工作,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的价值与位置是“创意”,因为创意是从无中生有。 \n现在,我们要做的不再只是学习和利用外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的创意潜能,掌握群体创意的法则。 \n《创意,未来的工作方式》对百年以来的价值创造群体变迁进行梳理,作者结合自身的丰富实践经验指出,创作者、程序员、管理者、创业者是未来创意人的典型原型,并总结提炼群体创意管理的四要素:个体的创意、创意的组织、创意的体系、创意的产品。本书还提供了一系列创意管理工具、创意思考方法,可作为我们创意工作和生活的的指引。 \n
导 言 我们都是创意工作者 \n第一章 创意:未来的工作与生存方式 \nPart 1: 创意管理四要素:从灵感到产品 \n第二章 创意个体的挣扎 \n第三章 把创意变成产品 \n第四章 让创意与组织相容 \n第五章 建立创意的体系 \nPart 2: 创意管理方法论:掌握创意的工具 \n第六章 怎么找到正确的问题 \n第七章 怎么将创意落实 \nPart 3: 创意思维方式:思考的技术 \n第八章 面对外部:向外感受创意的压力 \n第九章 面对内心:从内心发现创意之源 \n第十章 面对他人:创意领导之道 \n第十一章 面对失败:创意就是应对失败的过程 \n第十二章 结语:创意管理五力 \n附录:创意养成地图:创意管理75 本书 \n后记 \n
方军,资深互联网人,跨界于技术、管理与内容。曾任创业邦执行总裁、现代传播集团CTO。曾任职于搜狐网和《经济观察报》、《清华管理评论》,有超过15年的互联网与知识产业从业经验。喜欢读书和编码,持续多年研究创意相关议题,自2010年起在《第一财经周刊》等财经媒体开设专栏探讨创意管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