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蚕桑业的发源地,早在远古时代,*祖先就利用野蚕茧抽丝织绸,后来又将野蚕驯化为家蚕,把野桑培育成家桑,开创了植桑养蚕业。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先辈在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技术和产品通过陆路和水路传播到海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绪言:好山入户水萦回
一、蚕桑发展历千年
1.半个蚕茧
2.嫘祖传技
3.古史流变
二、蚕神文化古今传
1.蚕神信仰
2.机神信仰
3.蚕神祀俗
三、盈盈沁女把新桑
1.桑种变迁
2.桑树保护
3.传说信仰
4.植桑诸俗
四、处处人家蚕事忙
1.蚕家之苦
2.蚕风蚕俗
3.养蚕禁忌
五、泽潞丝绸遍天下
1.缫丝技术
2.织造种种
3.经营之道
六、蚕桑代代有承传
1.家庭传承
2.近代新风
3.专业之路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行龙,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兼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著有《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1992)、《走向田野与社会》(2007)、《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2008)、《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2010)、《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合著,2011),主编《社会史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周亚,山西长治县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史、环境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